颜岘
【介绍】: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琅玡临沂(今属山东)。颜真卿侄。曾为县丞。大历八年至十二年居湖州,与其叔真卿、僧皎然等人联唱,结集为《吴兴集》。建中四年(783)随真卿宣慰李希烈军,不久即遣还。兴元元年(784)迎真卿丧归京。《全唐诗》存所预联句1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联句1首。
【介绍】: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琅玡临沂(今属山东)。颜真卿侄。曾为县丞。大历八年至十二年居湖州,与其叔真卿、僧皎然等人联唱,结集为《吴兴集》。建中四年(783)随真卿宣慰李希烈军,不久即遣还。兴元元年(784)迎真卿丧归京。《全唐诗》存所预联句1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联句1首。
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涟水县盐河以东地析置,属盐阜区。治所在大程集 (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二十六里大镇)。因在涟水县东而得名。1949年4月属苏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涟水县。 旧县名。盐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江苏省涟水县境盐河以东区域析置,治大程集(今涟水县城东
读音:Xīmò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珲春库尔喀、辉河、珲春、拉门穆湖、三姓等地(23,63,180,260)。【变】清镶蓝旗满洲弓匠索住之妻为锡穆理氏,正白旗满洲马甲孙住儿之妻为锡穆哩氏,镶蓝旗满洲闲散乌什泰之妻为西穆哩氏,镶蓝旗满洲马甲戴清之妻为西穆礼氏,镶蓝旗满洲马甲乌三泰之妻为西莫里氏(260),〔锡穆理〕、〔锡穆哩〕、〔西穆哩〕、〔西穆礼〕、〔西莫里〕等似均为锡墨埒之异译。
【生卒】:?—前117西汉河东(治今山西夏县北)人。青年时曾攻剽为群盗。姊义姁为医,幸于王太后,武帝时因得为郎。旋任长陵、长安令。执法不避贵戚,迁河内都尉,至郡即族灭豪强穰氏之属,河内大治。升南阳太守,转定襄太守,又诛杀郡内豪民,并酷杀其昆弟宾客旁属,至一日杀四百余人。后升右内史,以阻挠“告缗令”被杀。(,参见《史记》)【生卒】:?—前117西汉河东人。少为盗。姊以医幸王太后,纵遂为中郎,补上党郡
又作蓝田谷。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关中八川”之中的灞水、浐水即发源于此。唐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陷长安,郭子仪军自牛心谷经此入商州。
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为黄河重要渡口。《水经·河水注》: 黎阳县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
亦作制虏台。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明史四川土司传》: 万历间,雪山国师喇嘛等 “围漳腊,守备张良贤破之。……又犯制台,良贤复击之”。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又攻制虏台,前后斩首十一级,敌遁去。”
即青衣江。在今四川西部。《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蒙水 “一名青衣水,一名大渡水。蒙以山名,青衣以县名,大渡以溪名。今曰雅江,以州名”。《清史稿地理志》 雅安县: “青衣江一名平羌江,俗称雅河,即大渡水。自芦山入,至县北门外,东南流入洪雅。”
士淦字莲舫、濂舫,号啖蔗居士,安徽定远人。嘉庆十三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湖州知府等。道光元年罢职,谪戍伊犁。八年赐环归里。著有《啖蔗轩诗存》三卷、《蔗余偶笔》一卷。事迹见其《啖蔗轩自订年谱》。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七十里曲木底。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载: “西番(藏) 语,楚玛尔,水色近红之谓。德,小部落也。城旁有水色红,故名。”
1078—1161 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顾道。崇宁进士。累官驾部兼金部员外郎。靖康初,金军攻汴京,以军前计议使使金请和,后又随李棁再往。金人索金帛,并提出割三镇、质亲王宰相。他数次往返,盛言敌势强大,不可不和。建炎初,为李纲论罢,谪居连州。纲罢,复为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