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荀子·非相》

《荀子·非相》


荀子
原文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②焉:通“颜”,额。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译文

    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当今的魏国有个唐举,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世俗之人都称道他们。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的方法是好的,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也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据说帝尧个子高,帝舜个子矮;周文王个子高,周公旦个子矮;孔子个子高,子弓个子矮。从前,卫灵公有个臣子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三尺,额宽三寸,但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备,而他的名声轰动天下。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地方的乡下人,发短而顶秃,左手长,站在轩车上个子还在车厢的横木之下,但他却使楚国称霸诸侯。叶公子高(“高”是叶公子的名字),弱小矮瘦,走路时好像还撑不住自己的衣服似的;但是白公胜作乱的时候,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叶公子高却领兵入楚,杀掉白公,安定楚国,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似的一样容易,他的仁义功名被后人所赞美。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哪能用来评判人呢?
    再说徐偃王的形状,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额;孔子的形状,脸好像蒙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鬼面具;周公旦的形状,身体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形状,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闳夭的形状,脸上的髭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的形状,身体好像竖着的柱子;伊尹的形状,脸上没有胡须眉毛。禹瘸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半身偏枯;尧、舜的眼睛里有两个并列的瞳仁。信从相面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区别他们的高矮、分辨他们的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是天下出众的身材;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足可对抗上百人。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亡了,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少年,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和他们私奔的女人,比肩接踵。但是一般的国君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臣子,一般的父亲羞于把这种人当做儿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这种人当做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这种人当做朋友。不久,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杀头,他们无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都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思想论人两者之间将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荀子·非相》    

猜你喜欢

  • 斛萨

    即“斛薛”。 【检索斛萨 ==>】 古籍全文检索:斛萨     全站站内检索:斛萨

  • 周绍範

    【生卒】:?—633名或作範、孝範。隋至唐初永安黄岗人。周法尚子。隋炀帝大业中,任齐王典签、交阯郡司仓书佐。唐高祖即位,归京师。武德五年,授秦王府右库直车骑将军,历太子右内率、千牛将军。太宗贞观元年,授右屯卫将军,遂领禁军,备宿卫。转左卫将军,袭爵谯郡公。加授左屯卫将军。卒谥敬。

  • 韬晦待时

    谓暂时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而动。茅盾《蚀.动摇》六:“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并列 敛藏才智,隐匿踪迹,等待时机。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多用于情状方面。

  • 五代十國紀年 干支己巳 公元909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後)梁 ①朱温 洛陽 太祖  2 1開平3年   吳 ③楊隆演 揚州 高祖 宣 3 2天祐6年  從唐年號 吳越 ①錢鏐 錢塘  武肅王 8 2天寶2年   閩 ①王審知 福州 太祖  7 1開平3年  四月建元 從梁年號 漢 ①王

  • 海思福

    1821—1918伊斯兰教经师、学者。教名哈桑。河北孟村人。回族。祖居河北大厂,清中叶迁此。出生于书香门第、阿訇世家。幼承家学、熟研伊斯兰教经典及阿拉伯文、波斯文。精研天文、地理、数学、哲学,擅长诗词文赋;尤喜医学,通晓《本草纲目》。道光十八年(1838),被聘为天津北大寺开学阿訇。教授寺中“海里凡”(学员)。曾在通州、北京、山东济南等地任教。一生授徒达2000余名。好藏经书,有“海氏经书藏家”之

  • 合剌除

    见“哈剌出”(1635页)。

  • 傅泽洪

    字育甫。汉军旗人。累官至江南淮扬道。著有《行水金#》一百七十五卷。 【介绍】: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育甫,一字稚君,号怡园。官至江南淮扬道按察副使。有《行水金鉴》。 【傅泽洪作品 ==>】 

  • 明庄烈帝愍周皇后

    【生卒】:?——1644 苏州(今属江苏)人,迁居大兴(今北京)。天启中,选为信王妃。庄烈帝即位,立为皇后。性格严密谨慎。曾因寇患紧急而语帝,意在迁都南方。田贵妃受庞而骄,后以礼制裁她。帝与后曾因言语不合,把后推倒在地,后绝食。帝后悔,派遣中使问其起居。崇祯十七年三

  • 完颜惟镕

    【介绍】: 金宗室,本名没烈,字子铸。袭猛安。卫绍王至宁间,守杨文关有功,兼都统。宣宗贞祐中,护亲军家属迁汴,遥授同知祁州军州事,充提控。累迁邳州经略使。 【完颜惟镕作品 ==>】 

  • 利州南渡

    【介绍】:温庭筠作。利州,唐属山南西道,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从此流过。诗写日暮渡江情景,由人马急渡引起鸥鹭惊飞,又由鸥鹭忘机想到范蠡功成身退,层次井然,寓慨深沉。“谁解”,正是无人理解。“独忘机”,可见众人并未忘机。这种无人知己的悲哀,正是宦途失意落寞心情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