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
原文
    杨恭仁,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也。隋仁寿中,累除甘州刺史。恭仁务举大纲,不为苛察,戎夏安之。文帝谓雄曰:“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举得人,亦是卿义方所致也。”大业初,转史部侍郎。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荻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谓曰:“我闻破陵之阵,唯卿力战,功最难比。虽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决如此也。”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等皆受诏参掌选事,多纳贿赂,士流嗟怨。恭仁独雅正自守,不为蕴等所容,由是出为河南道大使,讨捕盗贼。时天下大乱,行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还江都。高祖甚礼遇之,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已东,并入朝贡。未几,遥授纳言,总管如故。俄而突厥颉利可汗率众数万奄至州境,恭仁随方备御,多设疑兵,颉利惧而退走。属瓜州刺史贺拔威拥兵作乱,朝廷惮远,未遑征讨。恭仁乃募骁勇,倍道兼进,贼不虞兵至之速,克其二城。恭仁悉放俘虏,贼众感其宽惠,遂相率执威而降。贞观五年,迁洛州都督。太宗曰:“洛阳要重,古难其人。朕之子弟多矣,恐非所任,特以委公也。”恭仁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来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 , 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烟帝室,益见崇重。后以老病乞骸骨 , 听以特进归第。十三年卒,册赠开府仪同三司,陪葬昭陵,谥曰孝。
(选自《旧唐书·杨恭仁传》)

译文
杨恭仁,是弘农郡华阴县人,是隋朝司空、观王杨雄的长子。隋朝仁寿年间,多次升迁担任甘州刺史。杨恭仁为政致力于抓住大政方针,不做苛刻烦琐的细察,因此戎人汉人都能安居乐业。隋文帝对杨雄说:“杨恭仁在州中任职,很有政绩,不只是我用人得当,也是你良好的做人的規范和教化的结果。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任吏部侍郎。杨玄感叛乱,炀帝命杨恭仁率军筹划攻取。与杨玄感在破陵交战,大败杨玄感。杨玄感兄弟脱身逃走。杨恭仁与屈突通等人追寻并擒获了他们。得胜回朝,炀帝召他进内殿,对他说:“我听说破陵之战,只有你奋力作战,功劳最大他人难以相比。”当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蘸等都接受诏命掌管官吏选拔事务,大都收受贿赂,士人感慨怨愤。惟独杨恭仁自己独守正直,不被裴蘊等人所容纳,因此出京任河南道大使,讨伐收捕盗贼。当时天下大乱,杨恭仁走到谯郡,被朱粲打败,逃回江都。高祖很敬重他,以礼相待,授任为黄门侍郎,封为观国公。不久任凉州总管。杨恭仁一向熟悉边境事务,很了解羌胡的人情虛实,对部下以诚相待,官吏百姓都心悦诚服,从葱岭以东的各部落全都入朝进贡。没多久,朝廷遥授他钠言之职,依旧任总管。不久,突厥頔利可汘率军数万人突然进過州郡边境。杨恭仁随机防御。多设置疑兵,顿利恐惧退走。正值瓜州刺史贺拔威拥兵叛乱,朝廷怕路远,没时间征讨。杨恭仁就招募勇猛的将士,一夭走两夭的路兼程前进,叛贼没料到军队来得这么快,攻下两座城池。杨恭仁全部释放了俘虏,叛贼兵众为他的宽大恩惠所感动,于是共同捉住贺拔威后授降。贞观五年,迁任洛州都督。太宗说:“洛阳是要卫重地,古今难得人选。朕的子弟虽很多,恐怕没有能够胜任的,特地把洛阳委托给你。”杨恭仁秉性谦虚淡洎,必定用礼仪法度约柬自己,未曾得罪他人。当时人将他比做石庆。杨恭仁的弟弟杨师道,和桂阳公主成婚,他的侄子杨思敬和安平公主成婚,都和皇宝联姻,杨氏一门更加被尊崇器重。后来因年老有病乞求退休,皇帝批准他以特进身份回家。贞观十三年去世。册赠开府仪同三司,陪葬昭陵,谥号孝。 

《新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杨恭仁传》    

猜你喜欢

  • 叶湜

    【生卒】:1168—1226宋建州建安人,字子是。以父任调新化主簿,迁惠安县丞。壮岁游朱熹之门,得以直养气之说。仕终安仁令。真德秀称其居官有特操。

  • 尹直

    字正言,泰和(今属江西)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编修。成化中,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修《英宗实录》,总裁想革去景泰帝号,引用汉昌邑、更始帝为例。他认为不可。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孝宗立,被弹劾,令致仕。正德中

  • 恩泽

    【生卒】:?—1899 【介绍】: 清蒙古镶蓝旗人,噶奇特氏,字雨三。光绪初以佐领从金顺出关,从定新疆,晋副都统,历权巴里坤、乌鲁木齐领队大臣。旋授吉林副都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边境治团练,筑台垒,设疑兵,督边防。官至黑龙江将军。 【恩泽作品 ==>】 

  • 马盘郡

    西魏置,属龙州。治所在马盘县(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西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魏置,治马盘县(今四川青川县西南清溪镇)。“以界内马盘山名郡邑”(《太平寰宇记》)。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青川县地。属龙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 和仁郡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江州。治所在贵平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后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双流、简阳等县市连界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

  • 槌胸蹋地

    捶胸顿足。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清 金人瑞《青溪行》:“蓦逢老妪犹相识,槌胸蹋地说青溪。” 并列 捶打胸脯,用脚踏地。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清金人瑞《青溪行》:“蓦逢老妪犹相识,~说青溪。”△表示悲痛。→捶胸顿足 椎胸顿足 捶胸跌脚 捶胸跌足 捶胸顿脚 捶胸顿足

  • 安期

    见“安期生”。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根本。指事物的基础或主体。道:指治国做人的原则。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表示凡事要致力于根本。语出《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泐潭文准禅师》:“上堂曰:‘可知礼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单引〔本立而道生〕。汉.桓宽《盐铁论.忧边》:“文学曰:‘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 西风扇

    源见“庾公尘”。遮蔽西风的扇子。用以喻抗拒权势,不沾鄙俗。清 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黄尘污人衣,数举西风扇。” 【检索西风扇 ==>】 古籍全文检索:西风扇     全站站内检索:西风扇

  • 辛亥(二十八日),复权武成军节度判官欧阳修为馆阁校勘。

    始,范仲淹副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辟修掌书记。修以亲老为辞,且曰:“今世所谓四六者,非修所好。兼此末事,有不待修而能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