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梦松

梦松

源见“丁固梦松”。指将登三公高位的预兆。明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黄梅山下》诗:“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


【词语梦松】   汉语词典:梦松

猜你喜欢

  • 吐少

    读音:Tǔshǎo【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

  • 不肯一世

    同“不可一世”。宋 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着,极近晋 宋人书。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 见“不可一世”。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

  • 柔远

    安抚边远的人。《书.舜典》:“柔远能迩。”孔安国传:“柔,安也,言安远乃能安近。”《左传.昭公二十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晋代杜预注:“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则王室定。”【词语柔远】   汉语词典:柔远

  • 骑竹候前茅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广受欢迎。前茅,古代行军时的前哨斥候。引申为先头部队、先行者。元 赵孟?《送柳汤佐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

  • 论语正义

    书名。清刘宝楠撰。二十四卷。始撰于道光八年(1828),后由其子恭冕续成,历时近四十载。认为《论语》以郑玄注为善,而何晏《论语集解》于郑注却多所删佚,“伪孔、王肃之说反借以存”,皇侃依《集解》为疏,所载又“多涉清玄”,邢昺则本皇《疏》,“依文衍义,益无足取”(刘

  • 同甘共苦

    见“分甘共苦”条。并列 甘,甜。共同品尝甘甜与苦味。比喻共患难,同欢乐。语本《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看见这么多~的战友从窗前走过,女室里一个年轻的同志,抑制不住,倒在铺位上痛哭起来。”△常含褒义。多偏指共患难。→休戚与共 相濡以沫 ↔明争暗斗。 也作“同甘同苦”、“甘苦与共”。【词语同甘共苦】  成语:同甘共苦汉语词典:同甘共苦

  • 女盐泽

    一名女盐池。即今山西运城市解州西北之硝池。《水经·涑水注》:“(盐)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元和志》卷12解县:女盐池“盐味少苦,不及县东大池盐。俗言此池亢旱,盐即凝结,如逢霖雨,盐则不生”。

  • 御选寒山拾得诗

    选集。清爱新觉罗·胤禛(世宗)选。二卷。寒山、拾得诗选单刻本在我国甚稀,此为首见。卷前为唐闾邱胤《寒山拾得诗序》,次“御选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诗”,选诗一百二十七首,次“御选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诗”,选三十六首,次“丰干诗附”二首。所谓“妙觉普度和圣”、“圆觉慈度合圣”乃雍正帝所加之封号。是本有清末民初黄岩王舟瑶以明万历七年(1579)台守计谦亨《重刊寒山子诗集》校勘,并有朱笔批语多处,其中有云:

  • 玉箫旧约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载:韦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师事之。荆宝之婢玉箫,常侍于韦。年稍长,因有情焉。韦归觐,遗玉指环,与玉箫约为夫妇。后七年,韦皋不至,玉箫遂绝食死,终转生为韦妾。后因以“玉箫旧约”为典,喻指痴情男女的婚约。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词:“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

  • 李清照五十六岁。

    元宵,有词《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