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傈僳族音节文字

傈僳族音节文字

我国云南省维西县部分地区曾使用过的一种表音音节文字。由维西傈僳族老农民汪忍波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制,故又称汪忍波傈僳文。这种文字一个形体用一个音节表示,相同的音用相同的形体表示。从文字的结构看,笔画与汉字相类似,有些字象图画,与纳西东巴文或哥巴文相象。也有借用汉字的形体。这种文字有多少,分析汪忍波亲笔写的《傈僳语文》(识字课本),大体可以得到这种文字较确切的字形和字数。这本歌谣式课本,包含291个短句,句子长短不一,但大致押韵,收字1330个,其中有300多个重复字,剔除重复出现的字,实际有1000左右的字,反映了维西县傈僳语约1000个不同读音的音节。音节文字的书写方式是由左往右直行书写,不用标点,不分段提行,不论文体形式和文章长短,一气写完,读时则按义停顿。笔顺规则是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由里及外。最少的一字一笔,最多的有17画。用音节文字留传下来的诗歌、故事、家谱、读本等资料不算太多,但已有不少文章对音节文字及留存的资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目前,进一步搜集、整理、研究音节文字的计划可望付诸实现。

猜你喜欢

  • 三竹节

    明代乌思藏地名。即今西藏日喀则。永乐六年(1408),其寨官桑黑结失札与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等遣使赴京师贡马及方物。受明廷赐钞、币等。后,其地首领依例入贡。

  • 稻庄

    清内务府所领官庄之一种。分布于涿州、房山、玉田及玉泉山等处。庄设庄头管理壮丁生产。因以种稻为主而得名。按水旱田分别等第征粮。 【检索稻庄 ==>】 古籍全文检索:稻庄     全站站内检索:稻庄

  • 四并

    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因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元 刘祁《归潜志》卷九:“已知良会得四并,更许深杯辞百爵。”

  • 伯劳东去燕西飞

    见〔东飞伯劳西飞燕〕。

  • 乌饭

    壮、布依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为阴历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重大节日中的供品和食品。制法:将枫树叶或枫树皮捣碎,晒半干,放入水中煮,取其汁泡米,再把米蒸熟;或将半干的枫树叶放入水中煮,然后把树叶捞出,把糯米放入水中煮熟即成。

  • 望恒县

    汉望垣县,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渭河南岸新阳乡。《续汉书 ·郡国志》 讹作 “望恒”。

  • 也。

    公名广洋,乃皇上之所赐,其字则朝宗也,淮南人。洪武三年四月二十一日,金华宋濂序。”

  • 韦斌

    【介绍】: 明南京大河卫人,字彦质。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给事中,擢广东提学副使,改福建,颇能识拔人才。 【韦斌作品 ==>】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即小臣系,見小臣卣(2件,集成05378-05379)、小臣系玉瑗(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年3期12頁),商代晚期人,名系,族徽為“爻”,擔任商王朝小臣之職。

  • 豕讹

    同“豕误”。明陆采《怀香记.鞠询香情》:“流言却成投鼠误,偏惑犹然见豕讹。”【词语豕讹】   汉语词典:豕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