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丑
【源】 春秋时齐大夫景丑之后。《孟子》有景丑氏(17,62,63)。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按: 春秋时齐景公之后有景丑,其后或以名氏为氏而为景丑氏?若是,则当系出姜姓。)
【源】 春秋时齐大夫景丑之后。《孟子》有景丑氏(17,62,63)。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按: 春秋时齐景公之后有景丑,其后或以名氏为氏而为景丑氏?若是,则当系出姜姓。)
戴璐《藤阴杂记》卷二:“赵秋谷执信去官,查他山慎行被议,人皆知于国忌日同观洪昉思异《长生殿》。昉思巅蹶终身,他山改名应举,秋谷一蹶不振。赠他山云:‘与君南北马牛风,一笑同逃世网中。’竹垞赠洪句‘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是也。近于吏科见黄六鸿原奏,尚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长江东岸高镇。民国《丰都县志》 卷3: 高家镇场 “离城六十里。户口稠密,生意繁盛”。(1)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部。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人口2820。以姓得名。1920年置镇,名盈航,1936年废镇改乡,名高家。1950年为高家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6年复置镇。产稻、油菜籽、蚕茧、柑橘。特产高家萝卜丝干。有丝绸、酿酒、
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亦称“大赔款”,简称“庚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各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定,故名。在“议和”中,列强为了勒索赔款,组成了英、德、比、荷四国的“赔款委员会”,研究赔款的标准和范围,规定对政府、社团及私人的赔款原则。又由日、美、德、法四国公使组成“资源调查委员会”,利用其在中国海关的人员和金融机构的代表,提
明初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黑龙江右侧古发潭屯。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古伐替站”。后废。
【介绍】: 清江苏江阴人,字守丹。优贡生。通小学,有《说文引经证例》、《籀雅》、《经滞揭橥》。 【承培元作品 ==>】
1478—1542 明吉水(今属江西)人,字子庸。所居里名谷平,学者称谷平先生。正德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任广东按察使、右布政使等,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主张使“理”与“心”合一,达到“心即理,理即心”的境界,反对“只言存天理”,而不言“全此心”。认为“理一分
【生卒】:?——1657 姓栋鄂。满洲正白旗人。历官巴牙喇甲喇章京,巴牙喇纛章京,内大臣。进封三等伯爵。明崇祯后期(清崇德间),多次攻略明地。顺治初年入关,先后追击李自成农民军于潼关,败明军于苏州、杭州和湖广诸地。顺治十四年卒。谥刚毅。 【生卒】:?—1657 【介绍】
源见“出处语默”。谓出仕与隐退的态度各不相同。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主谓 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金元好问《论诗》诗之十四:“~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用于人生态度方面。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生离死别。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