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高達瑪

高達瑪

读音:Gāodámǎ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鄂尔多斯(23,63,260)。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鄂尔多斯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猜你喜欢

  • 老夫采玉歌

    【介绍】:李贺作。写一位老采玉工,夜宿山冈,饥餐野果,在狂风暴雨中,身系长绳潜入急流去采玉,在这生死关头,不禁惦念起家中的亲人。从这一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人全家的悲惨命运,也看到了无数和他一样穷苦百姓的悲惨命运。贺写此诗,不是为了供朝廷观风,而是要揭露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以致惹得天怒人怨的统治者,激发人们的同情和抗议。诗人通过勾勒具体的画面,刻划鲜明的形象,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十分生动感人。此诗当

  • 胡桂

    清人。内务府伶官,善画,仿董源、王蒙,酷肖原作。

  • 崔帅留靴

    源见“脱靴㈠”。形容地方官清廉有德政,受民爱戴挽留。清袁枚《接冯星实方伯手书道西江去官光景》诗:“崔帅留靴沿路泣,文翁画像满城看。”

  • ①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南。《春秋》: 隐公二年 (前721),“公会戎于潜”。《管子小匡》: “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常、潜。” 皆此。 ②春秋楚国地,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前511),“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

  • 铜壁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至铜壁,(张)平尽众拒战,为(邓) 羌所败。” 《资治通鉴》 晋升平二年 (358) 胡三省注:“河、汾之间有铜川,其民遇乱,筑铜壁以自守,因曰铜壁。”

  • 颊口镇

    在浙江省临安市西部。面积98.3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颊口,人口1200。传朱元璋军经此,见山如猴头,左右各有一溪,二水环猴颊、汇猴口,故名颊口。1950年为颊口乡,1958年属昌西公社。1961年析置吉口公社,1984年复为颊口乡,1992年改置镇。昌西溪流经。盛产茶叶

  • 长甸镇

    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409.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甸城,人口 3200。明设长奠堡,后谐音得今名。1958年设长甸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主产玉米、大豆等。特产柞蚕。有锦织、农具等厂。凤上铁路、铁长公路经此。

  • 嘉蔬署

    官署名。明成祖上林苑监属署之一。永乐五年(1407)置,设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掌苑地内莳艺瓜菜,以供上用。嘉靖元年(1522)革典署、录事。参见“上林苑监”。官署名。明置,属上林苑监,典莳艺瓜果。设典署、署丞、录事各一人;其后宫中又派提督太监等员。参见“林衡署提督太监”。

  • 西华门

    ①今北京故宫西华门。明、清为紫禁城西门。 ②为明南京皇城西门。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东路逸仙桥东南。

  • 非熊有兆

    见“飞熊入梦”。金元好问《追用坐闲闲公韵上致政冯内翰二首》之一:“皂枥老归千里骥,白云闲钓五溪鱼。~公无恙,会近君王六尺舆。” 【检索非熊有兆 ==>】 古籍全文检索:非熊有兆     全站站内检索:非熊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