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来安水

来安水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南来安河。《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流至来安邨为名,入扬州六合县。”《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来安水“在县东。源出县北九十里之马岭山,东南流。县治东有龙尾河流入焉。又东南入州界,合于清流河”。


猜你喜欢

  • 角弩谷

    ①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北。《南齐书·魏虏传》:“伪安南将军、梁州刺史魏郡王元英十万余人通斜谷,寇南郑。梁州刺史萧懿遣军主姜山安、赵超宗等数军万余人,分据角弩、白马、沮水拒战,大败。”②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弓乡。《寰宇记》卷154阶州将利县:“沮水,按《郡国志》云,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将姜维剿五部氐羌之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年),萧承之追破杨难当于此。

  • 贫乏不能存

    存:生存。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凡为官须廉洁自持。贫者士之常。古人谓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 【检索贫乏不能存 ==>】 古籍全文检索:贫乏不能存  

  • 八旗米局

    清代官府售粮机构。雍正六年(1728),按满、蒙、汉八旗各设米局,共设二十四局。以便益旗民,随时籴粜,以平市价,八旗兵丁可平买平粜。又于通州设左右翼二局。京师每局给银五千两,通州每局给银八千两。每局选贤能官二员、领催四名办理局务。乾隆十六年(1751),合二十四局为

  • 投旗

    指民人为求生存而入旗籍。有三种:(1)清入关后施行“圈地”政策,北京城周围500里内民人因骇怕房地产业被圈被占,或由于※包衣大、屯领催的威逼,多有投靠八旗充当※旗人以冀庇护者。(2)清代汉族人多有流入内蒙古开垦地亩,或为僧俗封建领主放牧牲畜、租种土地者,为减轻所受剥削和避免被逐,多投附某一王公贵族或寺庙活佛作为属民,加入※札萨克旗籍。(3)清初旗政允许旗人的在外亲眷投亲入旗,以获共同生活,亦谓之投

  • 浪沧江铺

    即澜沧江。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 包谊、崔立之、郑群、李君何、周弘亮、曹著、陈翥、卢璠等三十一人登进士第。

    时礼部侍郎刘太真知贡举,试《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林蕴等明经登第。

  • 送魏二

    【介绍】:王昌龄作于贬龙标尉时。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暗含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想象友人羁旅潇湘时的孤寂与愁苦。“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唐诗绝句类选》)。该诗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意境阔大,深婉动人。

  • 崔祖思

    【生卒】:?-480 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少好读史书。初辟州主簿,转为萧道成辅国主簿。宋欲封萧道成梁公,他建议改称齐公。齐国建立,为长兼给事黄门侍郎,为齐高帝所信任与重视。官至青、冀二州都督卒。(,参见《南史》) 【生卒】:?—约480 【介绍】: 南朝齐

  • 易节

    明江西万载人,字时中。永乐十三年进士,擢行人,历礼部员外郎,累升贵州布政使卒。

  • 浃背汗流

    同“汗流浃背”。常用来形容惭愧或惶恐之甚。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 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见“汗流浃背”。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看时,又不禁~了。”【词语浃背汗流】  成语:浃背汗流汉语词典:浃背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