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门市

天门市

在湖北省中部、汉水北岸。省直属行政单位。面积 2622 平方千米。人口176.3万。辖4街道办事处、20镇、1乡。市人民政府驻竟陵。秦为竟陵县地。西晋末析置宵城县,治今市东北。南朝梁省竟陵入宵城。北周改宵城县为竟陵县,移治今址。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避讳改竟为景,名景陵县。唐、宋属复州。元属沔阳府。明属承天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避康熙景陵讳,改名天门县。以县西北天门山为名,属安陆府。《大清一统志》:天门山“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交京山境,即龙尾山之首。两峰峙天,其中如门,县以此得名”。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87年撤县置市(县级)。1994年由省直管。地处江汉平原,河湖交错,汉水、天门河和汉北河等流经。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棉花、油料为主,并产花生、大豆、莲藕、黄花菜、蚕茧、蜂蜜、半夏、黄麻等。水产丰富。为国家优质棉、瘦肉猪生产基地。多猪、禽、蛋、淡水鱼。矿产有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膏、大理石、煤、硫黄等。工业有机械、化工、冶金、制药、轻纺、农机、建材、建筑、食品、粮棉加工等。所产天门绢花、塑料花有名。荷沙、武宜、皂当、京天、皂毛公路经此。汉水可通航。为省著名侨乡。名胜古迹有白龙寺、文学泉、陆羽亭、东湖、西湖公园、石家河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七里街

    即今安徽石台县治(七里镇)。在石埭水上中游,为三国吴石埭城,石埭县也曾治此。清康熙《石埭县志》引宋县尉桂大受《水晶宫记》云:“宋理宗宝庆初始作新邑于此。以四面皆山,故不立城郭。因掘珠岭为东门,南山为南门,处岭为西门,路为北门。后六年余复迁他

  • 临高县

    唐开元元年 (713) 改临机县置,属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贞元七年 (791) 改属琼州。北宋移治今临高县西南。南宋绍兴初移治今临高县。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明初属琼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琼崖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 在海南省海南岛西北部,东北临琼

  • 五斗谋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喻做官。宋杨万里《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诗之二:“千里来为五斗谋,老亲望望且归休。”【词语五斗谋】   汉语词典:五斗谋

  • 礼丹县

    北宋置,属镇宁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熙宁八年(1075)废。古县名。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属镇宁州。熙宁八年(1075年)废。

  • 梁中庸

    【介绍】: 十六国时北凉敦煌人。初仕段业为尚书右丞,后奔沮渠蒙逊,与众共推蒙逊为凉州牧。蒙逊以为西郡太守。旋奔西凉李暠,为主簿。 【梁中庸作品 ==>】 

  • 杨顼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二年,自兵部郎中,为御史中丞、京畿观察使。改汉州(一作濮州)刺史。兴元元年,迁湖州刺史。贞元二年,迁国子祭酒。 【杨顼作品 ==>】 

  • 嘁嘁喳喳

    亦作“嘁嘁嚓嚓”。谓低声议论,搬弄是非。鲁迅《准风月谈.归厚》:“洋场上原不少闲人,‘吃白相饭’尚且可以过活,更何况有时打几圈马将。小妇人的嘁嘁喳喳,又何尝不可以消闲。’”《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行帮气息太浓厚了,除去那些嘁嘁嚓嚓的作者之外,甚至浓厚到

  • 大龙头山

    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大龙头山“在府东北七里。其南有白鹿峰”。

  • 三魏

    地名合称。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后以东部都尉立阳平郡,西部都尉立广平郡,谓之“三魏”。十六国时,石虎曾悉徙边民散居三魏,即此。 【检索三魏 ==>】 古籍全文检索:三魏     全站站内检索:三魏

  • 民国间与朱祖谋、冒广生等结词社,办词学季刊,辑有《广箧中词》。

    自著有《遐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