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侯方域(1618一1655)卒。

  侯方域(1618一1655)卒。

侯洵《侯朝宗年谱》:“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公卒。”吴伟业有诗吊之,其《怀古兼吊侯朝宗》云:“河洛风烟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勋宫娥报旧恩。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死生总负侯生诺,欲滴椒浆泪满樽。”诗后自注:“朝宗,归德人,贻书约终隐不出,余为世所逼,有负夙诺,故及之。”《清史列传•文苑传》:“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执蒲,明太常寺卿;父恂。户部尚书;季父恪,祭酒。皆以东林忤阉党。方域少问业于上虞倪元璐,元璐谓文必驰骋纵横,务尽其才而后轨于法。尝游江左,寓金陵,司业山阴周凤翔得其所撰策,立造访之。谈讌弥日。是时主复社者,太仓张溥,贻书推为领袖;主几社者,青浦陈子龙,赠诗曰:‘汉家宣室为君开。’其他海内清望,胥缔附之。性豪迈不羁,尝与杨廷枢、夏允彝醉登金山,临江悲歌,指评当世人物,而料事尤多奇中……怀宁阮大铖,故魏阉义儿也,屏居金陵,谋复用。诸名士共檄大铖罪,作《留都防乱揭》宜兴陈贞慧及贵池吴应箕主之。大铖愧且恚,然无可如何,知方域与二人者相善也;私念因方域以交于二人,事当已,乃嘱其客来交懽。方域觉之,谢客弗与通。大铖乃大怒,恨次骨。甲申,南都拥立,大锨骤柄用,兴大狱,将尽杀党人,捕贞慧入狱。方域夜出,渡扬子江,依镇帅高杰,得免。生平颇以经济自诩,任侠使气,然一语合,辄吐肝肺,誉之不容口。既负才不试,以明经累举于乡,辄报罢。顺治八年,中式副榜。初放意声伎,已而悔之,发愤为诗古文,倡韩、欧学于举世不为之日。尝游吴下,将刻集,集中文未脱稿者,一夕补缀立就,人益奇之。顺治十一年,卒,年三十七。方域健于文,与宁都魏禧、长洲汪琬并以古文擅名。禧策士之文,琬儒者之文,而方域则才人之文。盖其天才英发,吐气自华,善于规橅,绝去蹊径,不戾于古,而亦不泥于今。当时论古文,率推方域为第一,远近无异词。所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清史稿•文苑传》:“方域健于文,与魏禧、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有《壮悔堂集》。”王士禛《西山倡和集序》:“近日论古文,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异词。顾朝宗不工于诗,如唐李习之、皇甫持正、宋苏明允、陈同义之属尽然,未足为朝宗多憾也。”邓汉仪《诗观二集》:“朝宗所制《壮悔堂文集》,雄视一时。独其诗世罕推之。要其阔思壮采,皆规模杜家而出者,但未免阴袭华亭之声貌。”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六选侯方域诗一首《寄李舍人雯》,小传云:“朝宗以古文鸣,诗特其寄兴,识者比之皇甫持正、李习之、苏明允,最为惬当。”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二选侯方域诗十首,《诗话》云:“朝宗生长世家,开朗通博。明季尝佐史忠正幕,世传忠正《答睿忠亲王书》为朝宗笔,以《壮悔集》中文例之,良信。辛卯入试,已拟置解首,为忌者所沮。然朝宗特以全门户,俯首从有司,得失非所计也。诗仍沿云间馀派,声采蔚然。”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八著录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十卷、《补遗》一卷、《四忆堂诗集》八卷:“方域文实有才气,早负盛名。或讥其有小说气,此宗八家义法之说也,若如其言,则左、马当受讥弹。诗非当行,亦患才多。汪琬轻方域,题《壮悔堂集》,举末年来吴下,欲刻其集,集文有未脱稿者,一夕补辍立就一事,以讥其文。方域目中何尝有汪琬,而汪琬心中时时有一侯方域,论者或谓以是知汪定不及侯。《壮悔堂文集》十卷、《补遗》一卷、《四忆堂诗》八卷,刻于顺治十年癸巳,后一年卒。其子辑遗文与诗附于集后。嘉庆十九年甲戌,裔孙资灿重刻本,删《马伶传》《豫省试策》《拟致祭阙里谢表》《拟追复杨涟等官爵谢表》《为吴氏祷子疏》《悯獐》《卢告》《蹇千里传》《定鼎说书》《练贞吉日记》后凡十四首,别从三家文钞增《宋牧仲文序》《雪园六子社序》《与方密之书》《正百姓》《额胥吏》《重学校》凡七首,盖未见《补遗》。”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二著录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十卷、《遗稿》一卷(康熙刊本):“方域热中荣利,入清后,犹汲汲赴乡试,中顺治副榜,士论以此少之。然健于为文,与魏禧、汪琬齐名,号清初三家。其文气势飞舞,纵横恣肆,惜根底太浅,无学养之功,故徒驰骋其辞,以空辩相矜尚,非文之至也。方域尝自言少年溺于声伎,未尝刻意读书,以此文章浅薄,不能发明古人之旨(见是集卷三《与任王谷论文书》),此最为自知之言矣……吾观其文之病,亦正坐能巧不能拙耳,使以方域之才,益以读书积理养气之功,聪明睿达,守之以愚,而一沉潜于学问之中,则所诣当不止此。又况盛年早夭,志业未就,固不能与并时硕学老儒校短长也。虽然,邵长蘅论及明末文风有曰:‘明季古文辞,自嘉隆诸子貌为秦汉,稍不压众望,后乃争矫之。而矫之者,变逾下。明文极敝,以讫于亡。方域始创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见邵氏所撰《侯方域魏禧传》,载《青门剩稿》卷六)然则方域在当时,能不为风气所转移,反欲有以转移风气,要不失为一时振奇之士矣。”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六著录侯方域《四忆堂诗集》六卷、《遗稿》一卷(同治十三年刻本):“此集为同里宋荦、徐作肃选,首贾开宗、宋荦、练贞吉、彭宾序。初刻顺治十二年,二刻康熙五十一年,乾隆间其玄孙必昌本为三刻,嘉庆十九年侯资灿本只刻文集。此同治间翻乾隆本,极通行。又有光绪四年红杏山房重刻本,与此本同。甲申前后诗如《天寿山陵》《蓬蒿行》《寄宁南侯左良玉》《村西草堂歌》《得姑苏消息》《从兴平侯高杰北征》《咏怀二十一首》《高都督凯歌》《行路难》《遇姜如须》等诗,蓄目时艰,大都身世间语,而平生意气,已略具于斯。《哀辞九章》多咏抗清义士。馀则丘壑花月之吟。方域之诗由明七子而宗杜,多豪迈语,特能驱使壮丽耳。”

猜你喜欢

  • 乞里吉站

    明初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库尔河注入黑龙江处。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乞里吉站”。后废。

  • 乌春

    女真阿跋斯水(今牡丹江上游,敦化以南部分)温都部人。锻铁为业,因岁歉与族人归属乌古逎。后为本部部长。*劾里钵袭联盟长为节度使,他不服,与跋黑、桓��等相结起兵。后跋黑死,桓��兵败,又结斡勒部杯乃反抗,被颇剌淑击败于苏素海甸(今黑龙江

  • 北方暗杀部

    清末民初北方革命团体。即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后京津同盟会特设暗杀部,直属会长、副会长领导,成员有彭家珍、赵铁桥、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严伯勋等二十余人。谋刺袁世凯、良弼、载泽诸元凶巨憝,以推进北方革命。1912年1月16日谋炸袁世凯未果,杨、张、黄被捕就

  • 五老峰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五老峰“在(庐)山东,悬崖突出,如五人相逐罗列之状”。(1)在山西省永济市东南与芮城县交界处。属中条山。平均海拔 1300 米,最高峰海拔2109米。山体主要由变质岩、白云岩、石灰岩构成。五峰并峙,山势雄伟险峻,风景优美。有寺观庙宫60多处,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2)

  • 蚁穴梦魂

    同“蚁梦”。宋 黄庭坚《西江月.崇宁甲申遇惠洪上人于湘中洪作长短句见赠次韵酬之》词:“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检索蚁穴梦魂 ==>】 古籍全文检索:蚁穴梦魂     全站站内检索:蚁穴梦魂

  • 扬武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间曹操置。为领兵武职,曹洪自鹰扬校尉迁此。三国吴亦置,孙奂以此领江夏太守。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领兵将官,掌护卫和征伐。《三国志·魏书·曹洪传》:“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

  • 原仇山

    在今山西盂县北。《元和志》 卷13太原府盂县: “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铆。”隋置原仇县以此山为名。

  • 东山起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排调》:“谢公(谢安,字安石)在东山(指会稽东山,地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桓温)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

  • 齐文宣帝

    【生卒】:529-559 即高洋。字子进,欢次子。继兄执东魏朝政。550年封齐王。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国号齐,年号天保。在位时,任用汉族士人杨愔等改定律令,併省州县,放免伎作、屯、牧等杂户。又屡次出击突厥、柔然,南攻梁,俱获战果。后期自矜功业,酗酒淫暴,杀北魏宗室及

  • 王世积

    ?—599 隋阐熙新国(今陕西靖边西)人。北周时,以军功拜上仪同,从韦孝宽击尉迟迥,以功拜上大将军。入隋,进封宣阳郡公,授蕲州总管。及攻陈,率舟师自蕲水进发,下豫章、庐陵、浔阳、巴山等地,以功进柱国、荆州总管。开皇十八年(598),从汉王杨谅攻高丽,还任凉州总管。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