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前505年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前505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匄 洛邑  敬王  15  
曲阜  定公  5 陽虎 
杵臼 營丘  景公  43 晏嬰 
新田  定公  7 趙鞅 
   哀公  32  
  昭王  11  
頭曼 商丘  景公  12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帝丘  靈公  30  
宛丘 懷公   惠公子
新蔡  昭侯  14  
陶丘  靖公   襄公弟
新鄭  獻公  9  
   斗公  19 
闔閭    10  
允常 諸暨    6  
淳于  釐公   悼公子
  隱公  2  
  頃公  9  
容城  許男  18  
  郊公  15  
  襄公  6  

月曆表(建子)               4209—355—1537312


干支
序数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5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6
26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4
27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5
28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3
29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3
30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1
31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1
32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9
33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8
34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8
35 十一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6
36 十二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6

大事記

春,周王子朝在楚被周人殺。夏,越乘吴軍在楚都之隙攻吴。六月,中包胥以秦、楚聯軍敗吴復郢,吴軍歸。六月,魯國季孫忌如平子卒,家臣陽虎(陽貨)製造“陪臣執國命”事變,囚其子季孫斯,專國政,執季桓子,與盟,乃釋之。七月,楚滅唐。九月,吴王闔閭自楚郢歸,其弟夫㮣自立,與王戰败,奔楚,為堂溪氏。冬,晉士鞅帥師圍鮮虞。


猜你喜欢

  • 诸科十一人。

  • 虎体熊腰

    见“虎背熊腰”。《三国演义》2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

  • 磨不磷,涅不缁

    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宋 安晚《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圆成规,方成矩,凛若通才;磨不磷,涅不缁,屹然雅操。” 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宋安晚《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圆成规,方成矩,凛若通才;~,屹然雅操。”

  • 李思敬

    【介绍】: 唐末人。李思孝弟。昭宗乾宁三年,兄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以年老致仕,荐以自代,诏以思敬为保大留后,俄授节度使。光化中,移为武定军节度。天复二年,以洋州降于王建。 【李思敬作品 ==>】 

  • 昭勇大将军

    武散官名。金、元皆置。金为三十四阶之第九阶,正四品下。元为第八阶,正三品,宣授。 【检索昭勇大将军 ==>】 古籍全文检索:昭勇大将军     全站站内检索:昭勇大将军

  • 燕惠公

    【生卒】:?—前536 襄公七世孙。懿公子。前545年即位。好女色,多宠姬。想除去诸大夫贵族力量,立宠姬宋,诸大夫联合诛杀姬宋及其执政之父兄,他被迫出奔齐。四年后,齐大夫高偃联合晋国伐燕,护送他回国复位,不久病死。 【生卒】:?—前536 【介绍】: 春秋时燕国国君。燕

  • 显仁宫

    隋建,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隋书炀帝纪》: 大业元年 (605)三月,“又于皂涧营显仁宫,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以实园苑”。

  • 都头

    官名。① 唐僖宗入蜀后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置为统兵官,亦称都将。五代、宋朝为禁军步军诸都统兵官,领副都头及十将、将虞侯、承勾、押官等属官。②县役通称。清梁章巨《称谓录》卷二六 《各役·都头》: “唐代尝以都头为官名”,宋朝之后“以都头为县役之通称”,如《水浒》十八回“隋即叫唤尉司并两个都头,一个姓朱名同,一个姓雷名横。”③宋朝步兵都一级统兵官。统兵百人。其下有副都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上隶步

  • 牧漾水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4嵩明州: 牧漾水 “源出乌纳山之牧漾涧,西南入于滇池”。

  • 邓正直

    【介绍】: 南朝陈衡阳人。以侠义闻于乡里。陈武帝永定初欧阳頠任衡州刺史,辟为卢阳令。在任罢征、弭盗、修城、浚河、兴学、崇教,民以安乐,人多称之。 【邓正直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