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琪(871—930)卒,年六十岁。

李琪(871—930)卒,年六十岁。

著有《金门集》《应用集》《玉堂遗范》《皇王大政论》《春秋王伯世纪》等。《旧五代史》卷五八、《新五代史》卷五四有传。《新五代史》卷五四李琪传云:“琪,寺三台秀,河西敦煌人也。其兄珽,唐末举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御史,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敦煌当为郡望。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七。《旧五代史》卷四一:长兴元年十月,“以太子少傅李琪卒,废朝”。《旧五代史》卷五八本传:“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谏议大夫。敬方子觳,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豁。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出琪《调哑钟》《捧日》等赋,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知时不可为,然犹多歧取进,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静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子贞,官至邑宰。琪以在内署时所为制诏,编为十卷,目曰《金门集》大行于世。”《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集序》云:“琪生而敏异,十岁通六籍,遂博览文史,如寤宿习。十三,词赋诗颂,大为时贤亲赏。”《旧五代史》本传:“昭宗时……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宏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崇文总目》录其《金门集》十卷、《应用》三卷、《玉堂遗范》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另录其《皇王大政论》十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补录其《春秋王伯世纪》十卷。今皆不传。《全唐诗》卷七一五收其诗二首,断句二。《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一〇补一首。《全唐文》卷八四七收其文九篇,《唐文拾遗》卷四六补一篇。

猜你喜欢

  • 王融因得罪萧昭业,被赐死于狱。

    《南齐书•鬱林王本纪》记述鬱林王萧昭业即皇帝位,而在继位的过程里,王融不知深浅,遂陷于困窘之中。按《南齐书•王融传》记载,王融在齐武帝病危之际,公然主张立竟陵王萧子良为皇位继承人,然而齐武帝在苏醒时,却决定立鬱林王萧昭业。王融的言行招致鬱林王忿恨,待即位十

  • 漕运总督

    官名。明清督理漕运的最高长官。明景泰二年(1451)设,与总兵同理漕务。并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及徐、和、滁三州,驻淮安。嘉靖四十年(1561)兼提督军务。万历七年(1579)后曾一度兼管河道。清朝沿置,定制为正二品。若兼尚书衔则为从一品。掌相度运道,催趱过淮漕船,总理一切漕务。每年随重运入京述职。综制文武,标下辖副将、参将等官; 属下有督粮道、管粮押运各官。顺治(1644—1661)中亦曾兼凤庐

  • 丁泰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礼安,号卯桥。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有《仙尗庐诗集》、《礼记随笔》。 【丁泰作品 ==>】 

  • 城头山

    即临嶂山。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东。《宋史·地理志》 德安府: “咸淳中,徙治汉阳城头山。”

  • 鲁三分公室

    春秋中期鲁国的军制改革。鲁国原有上、下二军,皆属于公室,称“公乘”。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 由执政季武子建议,鲁国设立三军(增设中军),将原属公室的公乘,改由鲁国三家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领有,三家各得一军的统制权。为了重新组织军队,三家都毁弃原来

  • 张保续

    【生卒】:899—962五代宋初京兆万年人,字嗣光。历仕五代后梁至后周,累充西上閤门、东上閤门副使、正使。入宋,迁卫尉卿,判四方馆、客省、閤门事。性介直俭素,在閤门四十年,善宣赞辞,听者倾耸。累使藩国不辱命,历官六朝,未尝有过。

  • 佐隍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佐隍山“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环绕县右,其并峙者曰宝盖山”。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或注释: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

  • 雷有终

    【生卒】:947——1005 字道成。德骧次子。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尉。太宗即位,诏为大理寺丞。历官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义,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发兵食,规划军事。咸平中、以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义。

  • 载号载呶

    载:则。号:呼喊。呶:喧哗。 又喊又叫,吵吵闹闹。语出《诗.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载号载呶,谑戏丑亵,穷鄙极黩。”同书《酒诫》:“遂急醉而不止,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载号载呶,如沸如羹。”【词语载号载呶】  成语:载号载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