纥石烈猪粪
纥石烈执中子。至宁末,随父发动叛乱,杀卫绍王,拥立宣宗,授濮王傅、兵部侍郎。
【纥石烈猪粪作品 ==>】
纥石烈执中子。至宁末,随父发动叛乱,杀卫绍王,拥立宣宗,授濮王傅、兵部侍郎。
藏语音译。藏族的自称。藏文作“bodpa”,意为“藏人”或“藏族”。此称自唐吐蕃时已有,初专指卫藏中之卫地人,即今拉萨地区为主的人,后逐渐泛指全体藏人。
朱惭愤卒,年六十七。《梁书•朱异传》说:“初,景谋反……及寇至,城内文武咸尤之。皇太子又制《围城赋》,其末章云:‘彼高冠及厚履,并鼎食而乘肥,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陈谋谟之启沃,宣政刑之福威,四郊以之多垒,万邦以之未绥。问豺狼其何者?访虺蜴之为谁?’
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八十里。元于钦《齐乘》卷1“九目山”条下:“又有朱高、密神、隐丘、历堂等山。”《明史·地理志》 蓬莱县:“东有高山巡检司,本置于海中沙门岛,后迁朱高山下。”《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朱高山“山临海,产滑石”。
官名。新莽置。《汉书王莽传》:“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颜师古注:“赘,聚也,言财物所聚也。”秩位上卿,为六监之一。新莽亡,即废。 【检索大赘官 ==>】 古籍全文检索:大赘官 全站站内检索:大赘官
源见“厝火积薪”。比喻隐伏的危机。《后汉书.黄琼传》:“前白马令李云,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检索积薪之敝 ==>】 古籍全文检索:积薪之敝 全站站内检索:积薪之敝
【介绍】:储光羲作。同,即和。王维有《偶然作六首》,储作为王之和诗,故云。偶然作,犹言即兴感怀,偶然写成。这组诗内容颇杂,当非一时之作,大约作于光羲重新出山为官的前前后后,其中有很多的感慨和寄托。或叹才士之不遇;或嗟道义之沦亡;或自伤抱负之不得伸展;或感慨人生之荣衰无常;或借谈农事以抒幽人之志;或托言仙道以作出世之想。反映了诗人这一时期在出仕与退隐、行道与自适之间思想上的矛盾和彷徨。邢昉《唐风定》
唐贞观五年 (631) 析崖州置,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十三年 (639)废。寻复。天宝元年 (742) 改琼山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琼州。北宋熙宁四年 (1071) 移治今琼山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琼山、琼海三市及定安、澄迈、临高等县地。元天历二年 (1329)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琼州府,二年 (1369) 复为琼州,三年 (1370
西晋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人,字子安。博览典籍。吴时,官至临海太守。吴末,谢病还家,崇悦儒学。入晋,频征不起,年六十九卒。 【检索范平 ==>】 古籍全文检索:范平 全站站内检索:范平
唐东海郯县人。徐彦若弟。昭宗乾宁中,选授礼部员外郎,以兄彦若为相,避而不居,改授户部员外郎。后官至太常少卿。
源见“老莱娱亲”。指老莱子着的小儿五彩衣。泛指小儿穿的衣服。着此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唐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词语莱子衣】 汉语词典:莱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