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汉书·儿宽传》

《汉书·儿宽传》


汉书
原文
  儿(ní)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吏。 
  宽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吏莫知所为。宽为言其意,掾吏因使宽为奏。奏成,读之皆服,以白廷尉汤。汤大惊,召宽与语,乃奇其材,以为掾。上宽所作奏,即时得可。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言儿宽。上曰:“吾固闻之久矣。”汤由是乡学,以宽为奏谳掾,甚重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宽为掾,举侍御史。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擢为中大夫,迁左内史。 
  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择用仁厚士,推情与下,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宽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镪属不绝,课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宽。 
  及议政欲仿古巡狩封禅之事,诸儒对者五十余人,未能有所定。上以问宽,宽对曰:“陛下躬发圣德,宗祀天地,荐礼百神,精神所乡,徵兆必报,天地并应,符瑞昭明。其封泰山,禅梁父,帝王之盛节也。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群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唯天子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上然之,拜宽为御史大夫,从东封泰山。 
  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有所匡谏于上,居位九岁,以官卒。 
  (节选自《汉书·儿宽传》,有删改) 

译文
    儿(ní)宽,是千乘人。研读《尚书》,师事欧阳大师。因郡国选送博士,又师事孔安国,接受学业。家贫无钱,曾为同门弟子们做饭。有时出去做短工,带着儒经锄草,一休息就诵读,他专心学习到这种境界。儿宽靠参加射策担任掌故,按功绩依次补任廷尉府文学卒史。 
  儿宽为人温和善良,用廉洁智谋保护自己,擅长写文章,但勇猛威武不足,不善言辞。当时张汤担任廷尉,廷尉府全用懂得文史、法律的官吏,儿宽以儒生身份夹在里面,被认为不熟悉事务,没有被委任职务,后被任命为从史,到北地(为廷尉府)管了几年畜牧。儿宽回到廷尉府,上交畜牧登记册,正巧碰上廷尉府当时有疑难奏折,已被皇上退回两次了,没有哪个掾史知道该怎么办。儿宽向他们说了其中的用意,掾史因此让他起草奏折,奏折写成,读过奏折的人都很信服,就把这事告知廷尉张汤。张汤大惊,召来儿宽与他交谈,于是认为他是奇才,让他当了掾史。张汤呈上儿宽写的奏折,马上就得到皇上的认可。有一日,张汤见皇上。皇上问道:“上次的奏折,不是一般文吏比得上的,谁写的呢?”张汤说是儿宽。皇上说:“我听说他的名字本来已经很久了。”张汤从此后重视学问,以儿宽为奏谳掾,很看重儿宽。等到张汤当了御史大夫,任命儿宽为掾史,又推举他为侍御史。儿宽见到皇上,谈论经学。皇上很喜欢,向他请教《尚书》中的一篇。儿宽被提拔为中大夫,又升为左内史。 
  儿宽治理百姓,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放宽刑罚,整顿诉讼案件,礼贤下士,努力获取人心;选用仁厚的士人,体恤民情,不求虚名,官吏百姓很依赖爱戴他。儿宽上表奏请开凿六辅渠,制定用水法令,扩大田地灌溉面积。征收租税时,经常区分(百姓的)贫富,借贷(粮食)给贫民,所以租税多收不上来。后来征发部队(需军粮),他因欠交租税,考核排在最后,应当免官。百姓听说儿宽要被免官,都担心失去他,富裕的大户用牛车装载,贫民小户或挑或背,前来交纳租税的人络绎不绝,考核改为排在最前头。皇上因此更加认为儿宽是奇才。 
  后来(皇上与大家)商议打算仿效古圣王巡狩封禅之事,参加对策的五十多位儒生,没有能够定下来。皇上询问儿宽,儿宽回答说:“陛下发扬圣德,祭礼天地百神,精诚所向,天地并呈符瑞。封泰山,禅梁父,是帝王最盛大的典礼。现在要举行大事,犹豫几年,假使让群臣每人都发表意见,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请陛下顺从天意,垂万世基业。”皇上认为他说得对,任命儿宽为御史大夫,跟随皇上东行,封祭泰山。 
  儿宽担任御史大夫,因为他很称职,令皇上满意,所以很长时间没有人向皇上进谏,担任御史大夫九年,在任职期间去世。

《汉书·儿宽传》    

猜你喜欢

  • 韩侂胄

    【生卒】:1152—1207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字节夫。韩琦曾孙。以荫入官。孝宗淳熙末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以策立宁宗、传导诏旨见幸。排斥大臣赵汝愚,又贬逐朱熹、彭龟年,斥理学为伪学,请下诏严禁,史称“庆元党禁”。自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累迁太师、平章军国

  • 桂宗蕃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桂宗儒弟。有文学。与修《永乐大典》。将成,授官,以疾告归。 【桂宗蕃作品 ==>】 

  • 拽布拖麻

    布、麻:均指丧服。谓行丧礼,穿孝服。元.张国宾《合汗衫》二折:“倘或间俺命掩黄沙,则将这衫儿半壁匣盖上搭,哎!儿也,便当的你哭啼啼,拽布拖麻。”亦作“拽布披麻”。元.武汉臣《老生儿》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亦作

  • 丁宁戒告

    见“丁宁告戒”。《宋史》卷298:“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而~也。” 【检索丁宁戒告 ==>】 古籍全文检索:丁宁戒告     全站站内检索:丁宁戒告

  • 犹疑不定

    见“犹豫不决”。廖辉英《红尘孽债》:“和美委婉地说着,因为是自从汤家家变后,第一次如此提出这显然有点冒失的话题,所以和美有些~。” 【检索犹疑不定 ==>】 古籍全文检索:犹疑不定     全站站内检索:犹疑不定

  • 朱之榛

    【生卒】:?——1909 浙江平湖人。朱善张之子。以荫生授官。历苏州府总捕同知至淮扬道。先后署督粮道、按察使、布政使十余次。任职江苏四十年,办海运,管厘税,清厘田赋,皆有绩效,屡被参劾。宣统元年卒。 【生卒】:1840—1909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仲蕃,号竹石。

  • 法护

    【生卒】:576—643 【介绍】: 唐僧。赵郡人,俗姓赵。博通群典,善外书,好道术。太宗贞观中,召主天宫寺。有《摄论指归》等。 【法护作品 ==>】 

  • 红绫饼餤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唐御膳以红绫饼餤(音tn,食饼)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宴)曲江,乃令大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轻视)。延让诗素平易近俳(音pa),乃作诗云:‘莫

  • 夫概

    春秋时吴国人。吴王阖庐弟。吴攻楚,夫概率部众先袭楚,楚败,吴兵遂入楚都郢。秦救楚,败吴师,吴王留楚未还,夫概先归吴,自立为王。阖庐闻之,引兵还,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昭王封之于堂谿,为堂谿氏。

  • 赵弘智(572—653)卒,年八十二。

    《旧唐书》孝友本传:“永徽初,累转陈王师……寻迁国子祭酒,仍兼崇贤馆学士。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曰宣,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赵弘智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