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可名状

不可名状

名:说出。谓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太平广记》卷七引晋.葛洪《神仙传》:“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皆世之所无也。”宋.洪迈《夷坚丙志.锦香囊》:“至明,视所遗囊,文锦烂然,非世间物,中贮一合如玳瑁,以李实之,芳气酷烈,不可名状。”茅盾《子夜》一四:“到那电灯再亮的时候,吴荪甫独自躺在沙发上,皱着眉头发愣,不可名状的狂躁是没有了。”亦作“莫可名状”。明.刘基《松风阁记》:“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清.方苞《再至浮山记》:“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峰之出木末者,心融神释,莫可名状。”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吾妇芸娘亦大病,恹恹在床。心境恶劣,莫可名状。”


偏正 状,描绘。无法用言语来说明、描绘。语本《尚书大传》:“舜时卿云见于时……以云为出岫回薄,而难以名状也。”吴因易《宫闱惊变》:“她对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的内疚。”△描写事物奇妙空幻,难以言语说明。→不可思议 不可言宣 不可胜言 ↔一语破的。 也作“不可言状”、“不可名貌”、“莫可名状”。


猜你喜欢

  • 高下其手

    同“上下其手”。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院虞候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西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述宾 玩弄手段,通同作弊。语出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身体类》:“言人私徇,高下其手。”清张集馨《道咸宦海

  • 江边柳

    【介绍】:雍裕之作。此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借景抒情,那缠绵袅娜的柳丝,如烟似雾地在江边低悬,凝望着远去的情人,早知相思不断,还不如以柳丝系住他的船只,不让他离开。“思”“丝”谐音,使小诗显得活泼有趣,颇有六朝江南民歌风味。

  • 张格尔条勒

    见“张格尔”(1181页)。

  • 俞恩

    明浙江钱塘人,字天锡,号江村居士。工人物花鸟。

  • 肝胆披沥

    犹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之一诺。” 主谓 披,打开;分开。沥,液体一滴滴落下。比喻极尽忠诚,也喻开诚相见。汤增壁《崇侠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

  • 张泌

    【生卒】:930—? 【介绍】: 名或作佖。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为句容尉,曾上书陈治国之道。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随煜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工词。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煜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

  • 闽山

    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 “闽山去州一里二百步,周回四里。本名乌石山,天宝六载敕名闽山。”古山名。原名乌石山,唐天宝八载(749年)改闽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旧城西南隅。与九仙山、越王山合称三山。今福州市的别称“三山”即由此。北宋熙宁年间改名道山。

  • 绣墩山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9大宁县: 绣墩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顶平旁峻,惟一径可通。昔人尝避兵其上”。据光绪 《大宁县志》 卷1载: 县北徐家坝亦有绣墩山,“上有石城曰绣墩城,距今县城一百二十里”。

  • 自郐而下

    同“自郐以下”。唐卢照邻《寄裴舍人遗衣药直书》:“斯亦古君子之大悲也,自郐而下,曷足讥焉。”见“自郐以下”。【词语自郐而下】  成语:自郐而下汉语词典:自郐而下

  • 方问孝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胥成。十岁能诗,隐居不仕,每一诗出,人皆传写。邢子愿称为词坛真龙。论者谓其诗风华有余,深厚不足,盖沿七子之派云。有《苍耳斋诗集》。 【方问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