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宋言,《云溪友议》卷下《去山泰》条记:“宋言端公,近十举,而名未播。

宋言,《云溪友议》卷下《去山泰》条记:“宋言端公,近十举,而名未播。

大中十一年,将取府解。言本名岳,因昼寝,似有人报云:‘宋二郎秀才,若头上戴山,无因成名。但去其山,自当通泰。'觉来便思,去之不可名狱,遂去二犬,乃改为‘言’。及就府试,冯涯侍郎作掾而为试官,以解首送言也。时京兆尹张毅夫以冯参军解送举人有私,奏谴澧州司户。再试,退解头宋言为第六十五人。知闻来唁,宋曰:‘来春之事,甘已参差。’李播舍人发榜,以言为第四人及第。”[按,称宋言“端公”,则言后曾任御史,有赋一卷。唯未知事在何时,其事迹亦难考详]《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宋言赋》一卷,下注:“字表文。”则言以赋称。《全唐文》卷七六二收有其《渔父辞剑赋》《效鸡鸣度关赋》《鹤归华表赋》三文,未知作年,疑其登第前所咏。

猜你喜欢

  • 葛林桥

    集镇名。在安徽省南陵县中部。葛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20。村以桥名。产稻、油菜籽、棉花、蚕茧、荸荠等。有砖瓦、农机、榨油等厂。草编业较盛。南雄公路经此。村南千峰山有西周春秋土墩墓群。

  • 张愔

    建封子。以父荫授虢州参军。父死,士卒作乱,杀判官等人,推愔为帅,朝廷不许,并出师围剿。征讨失败后,授为武宁军节度。后染病请代,召拜兵部尚书时卒。(,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张建封子。始以荫补虢州参军事,累擢徐州刺史。在州七年,其政称治。宪

  • 合剌和州

    ①即“和州”。②见“高昌壁”。 【检索合剌和州 ==>】 古籍全文检索:合剌和州     全站站内检索:合剌和州

  • 八角山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方舆纪要》卷43武乡县:八角山“以山形八角而名”。 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八角山“在县北八十里,以山岩层峙而名”。《清一统志巩昌府一》:“在陇西县西北九十里。 峻峭㟏岈,有悬溜从石崖乱下如筛。”

  • 勃海

    即渤海。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史记·河渠书》: 《夏书》 曰: “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集解》: “武帝元光二年,河徙东郡,更注勃海。禹之时不注勃海也。” 又 《高祖本纪》: 田肯说高祖曰,齐 “北有勃海之利”。司马贞 《索隐》: “崔浩云: ‘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横在济北,故 《齐都赋》 云,海旁出为勃。’”渤海的古称。

  • 宗哥城

    唐时吐蕃于龙支县地置,即今青海平安县城。《宋史唃厮啰传》: “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奇略取厮啰如廓州,尊立之。部落浸强,乃徙居宗哥城,立遵为论逋佐之。” 即此。北宋元符二年 (1099) 改名龙支城。 约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湟水

  • 广衍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乌日图高勒乡瓦尔吐沟古城。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瓦尔吐沟古城。属西河郡。东汉末废。

  • 马玉贵

    1885—1957辛亥革命志士。字青山。湖北谷城县人。回族。青年时,因家贫入新军,驻防陕西,任二标一营左队正目,后升什长。并参加秘密反清组织哥老会。1910年7月,西安光复前,参加在大雁塔召开的同盟会、哥老会和军学各界三方会议,筹划起义。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率部攻满城。因功被推为陕西军政府粮饷大都督兼军务大都督。次年,率部参加收复潼关,攻占乾州、泾阳、礼泉等战斗,累立战功。后被袁世凯召

  • 孔琇之

    【生卒】:?-494 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国子生,郡举为孝廉。历乌程、吴令,以善治称。迁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唯有干姜二十斤献帝。转授吴兴太守。隆昌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494 【介绍】: 名一作琇人。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先为乌程令,有吏

  • 莽喀察

    【生卒】:?—1772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索伦人,纳喀塔氏。乾隆中从征准噶尔,定南疆,累擢为骑都尉。三十六年,从温福征金川,攻夺碉卡,受伤,次年卒。 【莽喀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