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辩
【生卒】:1014—1073
【介绍】:
名或作惠辩。宋僧。秀州华亭人,俗姓傅,一作富,字讷翁,号海月。年十九受戒。讲法于天竺,四方宗之,遂领寺事。迁杭州僧正。苏轼甚高其行。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尝及千人。晚年倦烦而归隐草堂。卒后四日苏轼至,见其趺坐如生,以诗哭之。
【慧辩作品 ==>】
【生卒】:1014—1073
【介绍】:
名或作惠辩。宋僧。秀州华亭人,俗姓傅,一作富,字讷翁,号海月。年十九受戒。讲法于天竺,四方宗之,遂领寺事。迁杭州僧正。苏轼甚高其行。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尝及千人。晚年倦烦而归隐草堂。卒后四日苏轼至,见其趺坐如生,以诗哭之。
※西羌的一支。居湟水流域。东汉章和元年(87),与烧何、当煎等羌解仇交质结盟,因护羌校尉张纡毒杀烧当羌首领迷吾,起兵支援迷吾子迷唐讨伐复仇。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积极参加。元初四年(117),汉中郎将任尚诱骗其种人榆鬼等5人刺杀起义首领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
【生卒】:940—995 【介绍】: 宋博州高唐人。少隶太宗晋邸。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迁文思副使、香药库使。端拱二年,为枢密副使,知院事。与寇準不协,每奏事相矛盾,至互发隐私。太宗下诏切责,降右领军卫将军,準亦罢职。李顺起事时,命为右骁卫大将军、知江
即涟口(涟水入淮之口)。今江苏涟水县。《魏书高祖纪上》:太和四年(480),数路军南侵,“将军元泰二将出连口”。 即“涟口”。
原名兴京陵,又称永陵。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为清朝关外盛京三陵(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昭陵)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占地1.19万平方米,前临苏子河,背靠启运山,有“郁葱王气钟烟霭”之势。陵内葬有清太祖努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桃园街道办事处。民国《涿县志》 卷1: 张桓侯故里在 “县西南里许桃庄,为汉张桓侯故里。今废”。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枲中士佐官,正一命。
据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五。所著《依园诗略》一卷、《星砚斋存稿》一卷、《垢砚吟》一卷、《葆素斋集》三卷、《如是斋集》一卷,收入桐城方氏三世家集《述本堂诗集》十八卷,四库提要卷一九四著录。《国朝诗别裁集》卷二〇:“水曹以朋友负罪牵连谪戍,处极危苦之境,而能
宋严州淳安人,字自然,号安正。钱时弟子。家贫,杜门不出凡三十余年,究研性理之学。
【介绍】:五代时人。善诗工画。《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