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网友点评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zǒu mǎ chuān xíng fèng sòng chū shī xī zhēng zǒu mǎ chuān xíng fèng sòng fēng dài fū chū shī xī zhēng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译文注释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诗词大意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轮台九月风在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结。
虏骑听说后应胆慑,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