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
【生卒】:?—809
唐人,字黄芩。生微贱,为浑瑊家奴。性敏慧,有膂力,善骑射,能读《左氏春秋》,瑊爱养之,为起名。时德宗幸奉天,固从城屯朔方,一以当百,以护卫有功,封渤海郡王。德宗贞元十七年,授检校工部尚书、邠宁节度使。顺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宪宗时进检校右仆射,后入为羽林统军。
【生卒】:?—809
唐人,字黄芩。生微贱,为浑瑊家奴。性敏慧,有膂力,善骑射,能读《左氏春秋》,瑊爱养之,为起名。时德宗幸奉天,固从城屯朔方,一以当百,以护卫有功,封渤海郡王。德宗贞元十七年,授检校工部尚书、邠宁节度使。顺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宪宗时进检校右仆射,后入为羽林统军。
宋曾慥《高斋漫录》:“一日,钱穆父(钱勰)折简召坡(苏轼)食‘皛饭’,坡至,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原注:“毛音‘模’,京师俗语谓‘无’为‘模’。”后用以借称并无实物之酬答。清褚人获《坚瓠十集.乞醯不与启》:“何期鞠穷之
亦名孤山、都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八里。《汉书地理志》 望都县注引张晏曰: “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续汉书 郡国志》 注引 《帝王世纪》: “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山,即尧母庆都所居,相去五十里。”
宋海州人。与徐白同族。工画鱼。
战国时人。为费国惠公之友。见《孟子万章下》。《汉书古今人表》作颜敢。一说系形近而讹。 【检索颜般 ==>】 古籍全文检索:颜般 全站站内检索:颜般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荆氓,别字觉庵。贡生。写生得恽寿平法。有《鹪园集》。 【吴觐作品 ==>】
士铎字振庵,号梅村,江苏江宁人。道光庚子举人,赐国子监助教衔。胡林翼巡抚湖北,聘出入幕府,所论多有补时局。旋归金陵隐居。光绪十五年七月七日卒,年八十八。有《悔翁诗钞》、《悔翁词钞》、《悔翁笔记》、《水经图注》等。事迹见《汪悔翁自书纪事》。
官名。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之长官。每司设三人,掌军民之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土人为之,世袭。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长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有。从三品。管所辖土兵及司事,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官名。唐宪宗元和十四年,以杨於陵任淄青十二州宣慰使。见《旧唐书·杨於陵传》。元代在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淮东道、浙东道、荆湖北道、湖
《三国志.周瑜传》:“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后以“非池中物”指有远大抱负的非凡人物。《三国演义》七九回:“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陈衍《辽诗纪事.张元》:“张有雪诗,吴诗独不传。观此数联,可想见其非池中物也。”偏正 不是长期蛰居池水中的动物。比喻有雄心壮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东。明、清置碧甲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 碧甲巡司 “在府东南百八十里海滨,正统八年置”。在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海西海滨。明正统八年(1443年)于此置巡检司。
南诏首府称鹤拓。明景泰 《云南图经志书》卷5: “大理旧名鹤拓。” 南诏后期及大理时,又以鹤拓为地区总称。《新唐书南诏传》: “南诏,亦曰鹤拓。” 方国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鹤拓之称,瑜以为乾陀之异写,即梵语称大理,而大理亦自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