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三首》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nǐ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拟挽歌辞三首
译文注释
《拟挽歌辞三首》的诗词大意
人命有生必有死,早终不算生命短。昨天晚上同为人,今晨命丧赴黄泉。
灵魂散什么的,枯稿尸身存木棺。
娇儿索父啼,好友痛哭灵枢前。
得失不知道,哪还会有是非感!
千秋万岁之后,荣辱怎能记心间?
只恨在世时,饮酒不足大遗憾。
在过去没有喝酒,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醪生浮蚁,什么时候再能一次!
菜肴满我前,亲戚朋友哭我的身旁。
想说话口无音,想要睁眼目无光。
从前在高堂睡觉,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旦走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荒草什么茫茫,萧瑟秋风抖白杨。
严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晓。
马为仰天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幽室一个已经关闭,永远不能见曙光。
千年不再朝,贤达同样此下场。
向前来送行的人,各自返回自己的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何所道,寄托此身在山冈。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