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
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
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hòu shí jiǔ rì fù shàng zǎi xiàng shū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译文注释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诗词大意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说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写的文章后,等待命令,凡十有九天,但没得到允许(指朱泚一定要他收下)。害怕不敢逃跑,不知道什么是,于是又敢把自己放在不测之死,把想说的话说完,而请求天命在左右。
越听的:遵循水和火的寻求避免被人了,不只是他的慈爱的父兄子弟,然后呼叫而望的一样。
将有介在他旁边的人,虽然他憎恶怨恨,如果不是希望他死的人,就放大声音大声疾呼,希望他的仁慈的了。
他们夹在他旁边的人,听到他的声音,看见这件事,不只是他的慈爱的父兄子弟,然后前往施救的原因。
虽然有所憎恶怨恨,如果不是希望他死的人,就会狂奔尽力,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他而不推辞了。
这样是什么呢?这种趋势确实紧急那情况实在令人悲伤啊。
我刻苦学习努力实行多年了。
愚蠢不只是道的危险地区,行且不息,因为踩在贫穷与饥饿的水火,他既危险又快了,于是大声呼救了。
阁下您也听说后看到了,他将前往施救的吗?还是将安定而不救呢?有人来向阁下说:“有看淹死在水里而困在火里的,有可拯救之道,而最终无法挽救了。
”阁下认为那是仁慈的人吗?不但是,如果好的,君子所应当也动心的原因。有人对我
:“你说的是对的,宰相就知道你了,如果时间不可以办?”韩愈我私下认为他是不会说话的人。
确实他们的才能不足以担当我的贤相的举措;如果所说的时候,当然在高位的人的事,这不是上天所做的。
前五六年时间,宰相推荐上报,也有平民百姓受到提拔的,与现在岂有什么不同吗?而且现在节度使、观察使、防御营田各小派等,还可以自己推举判官,没有当官没多大区别的;更何况宰相,我你所尊敬的人,而说不可以吗??古代的进人的,有人在偷取,有人举在库。
现在的百姓虽然便宜,还能够比这。
感情狭隘言辞窘迫,不知道如何安排,也只有稍加怜惜吧。
韩愈再拜。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