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操舂举案

操舂举案

源见“梁鸿赁庑”、“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甘守清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


【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且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问其所欲,曰:‘得贤婿如梁鸿者。’鸿闻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庑下,为赁舂。每日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隐居不仕,贵盛之家仰慕他的高节,都想将女儿嫁给他,但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孟家有女,形貌又丑又黑,然而有节操,力能举起石臼,很多人来求亲,孟女都不愿意,一直到三十岁。父母问她原因,孟女说:“我想嫁梁鸿那样的贤士。”梁鸿听说便去求亲。孟女作嫁妆准备布衣、麻鞋和纺织应用的器具出嫁后,打扮梳妆入门。七天而梁鸿不答理她。妻子跪床下请问道:“我听说夫子高义,曾拒斥数妇,我也拒绝过几个求亲。今天疏远我,我怎敢不请罪。”梁鸿答道:“我想找的是甘穷守贱的伴侣,能和我共隐深山的啊。你现在穿着绫罗,涂脂抹粉,哪儿是我理想的呢?”妻子道:“这是考察夫子的志向。我自有隐居的衣服。”于是改梳椎髻,更换布衣,亲自操作。梁鸿大喜道:“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与我共甘苦了。”为她起名叫孟光,字德曜 (一作“耀”)。两人一同至吴,住在当地大家皋伯通家,为人舂米。每天妻子为他上饭,不敢在他面前仰视,将案桌举得高至眉间。皋伯通看到觉得不寻常,说:“他是当雇工的人,而能使其妻这么恭敬,一定不是平凡的人。”

【释义】 后以此典用“凭舂”,“伯鸾舂”等表示隐居谋生,甘守贫贱; 用“孟光案”,“操舂举案”等表示夫妻互敬,妻贤知礼; 月孟光指贤妻,也泛指妻。

【典形】 案举齐眉、避地梁鸿、伯鸾舂、伯鸾寄食、伯通隐、操舂举案、鸿舂、鸿妇、佳人慕高义、举案、举案齐眉、梁鸿隐、赁舂、赁庑、孟光、孟光案、孟光举案、孟光眉、孟光贤、齐眉案、齐眉食、适越、庑下舂、庑下鸿、伯鸾志、伯鸾去国、孟光意、梁鸿高世志、案齐眉、伯鸾携德耀、梁氏夫妻、南适梁叟、杵臼得梁鸿。

【示例】

〔案举齐眉〕 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案举齐眉,带绾同心,钗留结发。”

〔避地梁鸿〕 宋·陈与义《陈叔易学士母挽词》之一:“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伯鸾舂〕 宋·陆游《穷居》:“清宵叔夜锻,平旦伯鸾舂。”

〔伯鸾寄食〕 唐·张籍《赠殷山人》:“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伯通隐〕 唐·骆宾王《夕次旧吴》:“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操舂举案〕 清·张蘩《戏为外子拨闷》:“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

〔鸿舂〕 唐·贾岛《送令狐綯相公》:“鸿舂乖汉爵,祯病卧漳滨。”

〔鸿妇〕 唐·牛肃《纪闻·牛应贞》:“异莱妻之安道,殊鸿妇之安贫。”

〔佳人慕高义〕 三国·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举案〕 北周·庾信《周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举案外恭,停机下训,馨馥于兰,年华十蕣。”

〔举案齐眉〕 元 · 关汉卿 《窦娥冤》:“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

〔梁鸿隐〕 清·顾炎武《关中杂诗》之五:“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赁舂〕 宋·陆游《病思》:“将军闭户方锄菜,处士携家欲赁舂。”

〔赁庑〕 清·丘逢甲 《次韵答伯群》之二:“身似伯鸾犹赁庑,人因康节有行窝。”

〔孟光〕 宋·苏轼《和陶止酒》:“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孟光举案〕 宋 · 苏轼 《续丽人行》:“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孟光眉〕 明·徐渭《王先生示其夫人哀词》:“机断旧成羊子学,饭余今忆孟光眉。”

〔孟光贤〕 清·朱柔则 《送外之大梁》:“飘泊君同苏季苦,操持吾愧孟光贤。”

〔齐眉案〕明·袁宏道《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龟手衣犹在,齐眉案尚温。”

〔齐眉食〕 南朝梁·沈约 《梦见美人》:“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

〔适越〕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已序》:“伯鸾之适越登山,以求渌水。”

〔庑下舂〕 清·侯铨《清明日作》:“余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


【检索操舂举案 ==>】 古籍全文检索:操舂举案     全站站内检索:操舂举案

猜你喜欢

  • 赢博之义

    同“嬴博之哀”。宋苏轼《与王敏仲书》:“死则葬海外,庶几延陵季子 赢 博之义。”

  • 陈子昂丁继母忧解官归乡。

    《新唐书》本传:“后既称皇帝,改号周,子昂……以母丧去官。”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以继母忧解官。”陈子昂《忠州江亭喜重遇吴参军牛司仓序》:“昔岁居单阏,适言别于兹都;今龙集昭阳,复相逢于此地。”单阏是卯

  • 宋遼金紀年 干支壬子 公元101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北宋 ③趙恒 汴梁 真宗 元 5 3大中祥符5年 王旦向敏中  契丹(遼) ⑤耶律隆緒 中京 聖宗 宣 3 2開泰元年  十一月朔改元 大理 ⑦段素廉 陽苴咩  宣肅 1 明啟3年  在雲南 夏國 趙德明 西平     

  • 默而吉

    即“蔑里乞”。 【检索默而吉 ==>】 古籍全文检索:默而吉     全站站内检索:默而吉

  • 伯牛灾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名叫冉耕,是孔子的学生。伯牛病危,孔子去探视,极为悲痛,说如果真是不行了,这岂不是天命如此吗?这样好的人啊,偏偏得了这样的不治之症!后用为伤逝之典。 唐.王维《

  • 殷巨

    【介绍】: 三国吴毗陵云阳人,字元大。少有才器。初为吴偏将军,统家部曲,居夏口。入晋,为苍梧太守。 【殷巨作品 ==>】 

  • 穅秕

    穅:同“糠”,谷皮。秕:瘪谷,即中空不饱满的谷粒。喻微末无用的人或物。《晋书.孙绰传》:“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飏之,糠秕在前。”又作“秕糠”。《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唐代杜佑《杜城郊居王处土凿山引泉记》:“栖迟衡茅,秕糠爵禄。”按:这里是视同秕穅的意思。参见“秕糠”条。【词语穅秕】   汉语词典

  • 寻羊

    同“问羊”。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诗:“感君兄弟意,寻羊问初平。”

  • 南面以听

    谓帝王听政于朝。汉张衡《东京赋》: “要干将,负斧扆,次席纷纯,左右玉几,穆穆而南面以听矣。” 参见:○向明南面 【检索南面以听 ==>】 古籍全文检索:南面以听     全站站内检索:南面以听

  • 《范仲淹罢宴》

    渑水燕谈录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