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凌云县

凌云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属百色市。面积 2037 平方千米。人口18.5万。辖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泗城镇。县以山名。《大清一统志》:凌云山“在凌云县北半里,极高峻”。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泗城羁縻州,治今县西南,属邕州。元属来安路、田州路。明洪武初移治今址,属广西布政使司。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泗城土州为泗城府,寻改泗城军民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泗城府。乾隆五年(1740年)置凌云县为府治。1913年废县存府,1913年废府复置凌云县。1914年属田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50年属百色专区。1952年与乐业县合并改称凌乐县,属桂西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1956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1958年属百色专区。1962年恢复凌云县。1971年属百色地区,2002年属百色市。地处桂西北山原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岑王老山,为桂西北最高峰、广西第四高峰。有布柳河、澄碧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甘蔗、木薯为主。林产有茶叶、八角、云耳、油桐、木材等。矿产有水晶、铁、锑、铜、锌、金、镁等。工业有水泥、电力、电器、制药、冶炼、食品加工、酿造、采矿等。公路通百色、乐业、凤山等地。名胜有独秀峰、石钟山、水源洞、纳灵洞、云台寺等。


猜你喜欢

  • 龙云

    1884—1962彝族民主革命者。字志舟。彝姓纳吉。祖籍四川金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后迁云南昭通县(今云南昭通市)定居。1911年参加“保路同志军”,10月,在四川宜宾加入援川滇军。1912年,被梯团长谢汝翼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受训。1914年毕业后,在云南都督唐继尧麾下先后任佽飞军大队长、团长、梯团长、军长、昆明镇守使等职。1927年2月6日,与胡若愚、张汝翼、李选廷联合推翻都督唐继

  • 崔龟从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玄告。清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元和十二年(817)进士及第。长庆元年(821)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又登书判拔萃科。授右拾遗。大和二年(828)改太常博士。累迁考功郎中、史馆修撰。转司勋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开成元年(836)出为华州刺史。入为户部侍郎。四年(839),出为宣歙观察使。大中四年(850),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五年(851),罢为宣武节度使。累历

  • 乐钧(1766—1816)生。

    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临川人。嘉庆六年举人,屡试礼部不第。以游幕为生。与吴嵩梁同受业于翁方纲门下。著有《青芝山馆集》二十七卷、《耳食录》二十卷。事迹见《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五三、《清史列传》吴锡麒传附、《清史稿》蒋士铨传附。

  • 二日,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陶穀权知贡举,合格进士李景阳已下八人。

    (《宋会要辑稿•选举一》)

  • 何洪珍

    胡人,受后主宠爱,卖官枉法。封王。时胡人以能歌善舞,受封为王或位至仪同开府者,多至数十。 【何洪珍作品 ==>】 

  • 攀桂

    汉 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后以“攀桂”为留友或送别之典。唐 皎然《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同“攀丹桂”。唐 贾岛《青门里作》诗:“若无攀桂分,只是卧云休。”《

  • 湛性

    【介绍】: 一名湛汛。清僧。江苏丹徒人,俗姓徐,字药根,又字药庵。雍正时居江苏扬州祗园庵。工诗,宗王士禛。有《双树轩诗钞》。 【湛性作品 ==>】 

  • 六尺之托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成语:六尺之托汉语词典:六尺之托

  • 宵旰

    “宵衣旰食”的省称。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罗隐《塞外》:“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

  • 党睦镇

    在陕西省蒲城县南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党睦街,人口3820。以十六国时关西羌族党、蒙二姓人居此名党蒙村,后演变为今名。清乾隆《蒲城县志》已为镇。1949年设党睦区,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镇。境内“卤泊滩”面积广阔。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制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