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鹿城区

鹿城区

在浙江省温州市区中部,北濒瓯江。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65.1万。辖16街道办事处、1镇、4乡。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筑城时有百鹿衔花而至,故名。1977年置东城区、南城区、西城区,1983年合并置城区。1984年近郊新桥、双屿、仰义、城郊、南郊、黎明六乡划入,并改今名。地处瓯江下游南岸,地势平坦,惟西部有低丘。制革、服装、烟具、眼镜为四大支柱产业,鞋业发达,素有“鞋城”之称。为市主要商业区,五马街为古老著名的商业街,人民东路为贸易中心。为金温铁路终点,杭温、寿温、温分公路于此交会,有专线公路通机场。温州港历为浙南重要港埠。著名游览地有江心屿等。为南戏发源地,现仍保留瓯剧(乱弹)。


猜你喜欢

  • 诸阳山

    亦名睢阳山。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二十里。《金史地理志》 符离县: “有诸阳山。”

  • 梓山墟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二十里梓山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有梓山墟。

  • 陶穀

    【生卒】:903~970【介绍】: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避石敬瑭讳改。祖父为唐末诗人唐彦谦。后晋时任仓部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入后汉,任给事中。后周时历任户部、兵部、吏部侍郎等职。入宋后历任礼部、刑部、户部尚书。工诗文,长于隶书。《宋史》有传。《全唐诗》收其酒令2句,《全唐诗补编》收其词1首、诗1首又7句。

  • 卯照

    即今云南泸水县北二十里卯照。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傈僳语“卯”为地方,“照”为“来照”的缩音,即手心窝。因地似手掌心而得名。

  • 浮来

    春秋时纪邑。在今山东莒县西。《春秋》: 隐公八年 (前715),“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注: “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方舆纪要》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 沂州府一》 谓即莒县西三十里浮丘山。 古邑名。又作包来。春秋

  • 黎户

    清代广东琼州府(治今海南琼山)所属黎族人家,编为黎户,著民籍。 【检索黎户 ==>】 古籍全文检索:黎户     全站站内检索:黎户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復鼎(集成02507)、復尊(集成05978),西周早期前段人,族徽為“()”。某年,燕侯曾賞給復冋衣、臣妾和貝三朋。

  • 三交堡

    北宋置,属晋宁军。在今陕西佳县西。《宋史·地理志》: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

  • 徐懋昭

    【生卒】:1240—1321元饶州路馀干人,字德明。学道于龙虎山,师天师张留孙。成宗大德六年授常州通真观提点。仁宗皇庆元年赐号保和通妙崇正真人。

  • 一国三公

    《左传.僖公五年》:“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蒍……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春秋时,晋献公使大夫士蒍为重耳、夷吾构筑蒲和屈的城墙,不慎将柴薪填进去一些。晋献公斥责上蒍,士蒍辩解说,治国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