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街亭

街亭

①又作街泉亭。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国志· 蜀书 · 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228),“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即此。

②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庄浪河北岸。《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89南凉录: 秃发乌孤太初元年 (东晋隆安元年,即公元397年),“曜兵广武,攻克金城,(吕) 光遣将军窦苟来伐,战于街亭,大败之”。即此。《水经·河水注》: “逆水出允吾县参街谷,东南径街亭城南。” 逆水即今庄浪河。


又称街泉亭。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228年),率军出祁山,命马谡督诸军在前,谡违节度,被魏将张郃大破于街亭,即此。


猜你喜欢

  • 差摄

    见“摄官”。 【检索差摄 ==>】 古籍全文检索:差摄     全站站内检索:差摄

  • 伊夷

    读音:Yīyí《姓氏词典》 引 《三国志·魏志》 收载,其注称: “三国时魏有伊夷模。”未详其源。

  • 不记马

    东晋王徽之为人疏简放达,官骑曹参军,桓冲问其所属官署,王答曰不知何署,只是常见牵马来去,似应是马署,桓冲问官署有多少马,王答曰不知其数。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不记马”为咏骑曹参军之典。杜甫《寄从孙崇简》:“吾孙骑曹不记马,业学尸乡多养鸡。”

  • 元颢

    【生卒】:?-529字子明,详子。明帝末,率军解邠、华两州之围,迁骠骑大将军。率军拒葛荣,闻庄帝即位,奔梁。萧衍以为魏主,遣军送还洛阳,称帝,年号建武元年。颢初还北,颇得民望。后纵酒酷敛,无刷新之举,所统南军,凌窃市里,大失民心。庄帝与尔朱荣还军攻洛,颢败,逃至临颍被杀。孝武帝时追赠大司马。(21上/564,参见《北史》)【生卒】:?—529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子明。北海王元详子。累官相州刺史,袭

  • 成武县

    秦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成武县。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济阴郡。南朝宋改为城武县。隋复改成武县,为戴州治。大业初属济阴郡。唐属曹州。五代唐属单州。元属曹州。明复改城武县。1958年复名成武县。在山东省西南部。属菏泽市。面积949.4平方千米。人口63.2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成武镇。秦置成武县,属东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济阴郡。南朝宋改城武县,属北济阴郡。北魏移治今县东南郜鼎集。隋开皇元年

  • 要离

    《吕氏春秋.忠廉》载:相传吴王 阖闾派专诸刺杀王僚后,又派要离谋刺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卫国,见庆忌,庆忌喜,与之谋。当同舟渡江时,庆忌被他刺中要害。庆忌释令归吴,他行至江陵,也伏剑自杀。后以指刺客或壮烈之士。

  • 投井下石

    同“投阱下石”。梁斌《播火记》十六:“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 见“落井下石”。柯灵《在历史的激流中》:“把珍妃推下井去,并且实行~,还嬉皮笑脸地看着光绪的,就是这个崔玉贵。”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教务和为海里凡(学员)讲经。其中担任教坊宗教领袖和“经文大学”教师之职者,则分别称作“教长阿訇”和“开学阿訇”。又根据寺院内部的三掌教制,称“伊玛目”(亦译“益绵”),为“掌教阿訇”;“哈梯卜”(“海

  • 中心村

    集镇名。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南部。七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30。纳西语名阿拾灿,“阿拾”为筷子,“灿”为村。相传从前是制作筷子出卖的村庄。近人以其为七河坝的行政中心,故名。产稻、玉米、小麦、蚕豆等。邓丽公路经此。

  • 安化峡

    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中。《资治通鉴》:唐贞元三年(787),“吐蕃大掠汧阳、吴山、华亭,……驱丁壮万余悉送安化峡西”。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唐贞元三年(787)吐蕃攻汧阳、吴山,驱丁壮尽送安化峡西,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