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林摔跤手

巴林摔跤手

蒙古族民间有名故事。作者及创作时间均不详。当是蒙古族民间集体创作。故事叙述巴林旗有一位摔跤手,自幼喜爱摔跤,及长在旗敖包会上摔跤获头奖,力大无穷,远近闻名,被誉为“巴林摔跤手”。适逢乌珠穆沁王五十寿辰庆典,巴林王为显示威风,迫其参加比赛,获第一名。乌珠穆沁王以己方比赛失败,心怀忌恨,阴使人埋伏在路上,俟其经过,加以杀害。故事通过描写巴林摔跤手的一生,以色彩鲜明,感情激荡,正义与邪恶对照强烈的手法,使人痛恨封建统治者腐朽和惨无人道,对出身于劳动人民的摔跤手身怀绝技,勇敢正直,寄予无限的同情。是一个寓意深远,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故事,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 呼天号地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宋 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室……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明 袁宏道《去吴七牍.乞归稿一》:“祖母詹忧危甚,每一病作,呼天号地,殆不欲生。”清 唐训方《

  • 登车志

    同“登车壮志”。元成廷珪《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诗:“夙有登车志,仍多为国谋。”

  • 弦声裂石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勇猛善射。金元好问《东丹骑射》诗:“血毛不见南山虎,想得弦声裂石时。”

  • 转般

    即转般法。唐宋漕运方式之一。唐都长安,地狭人繁谷贵,开元二十二年(734)采纳江淮河南转运使裴耀卿之议,实行分段转输法。即在汴口(黄汴河合流处)附近,于河阴县设河阴仓,于河清县设柏崖仓,于三门峡东设集津仓,西设盐仓(亦称三门仓)。开三门山十八里陆道,以避三门峡湍险

  • 王叶滋

    【生卒】:1682—1736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槐青,号我亭。雍正五年进士。初以文学知名,为明史馆修纂。任常德知府,有政声。累官辰沅靖道副使。 【王叶滋作品 ==>】 

  • 杜颖

    【生卒】:1142—1209【介绍】: 宋邵武人,字清老。杜铎子。以祖荫为尤溪主簿。历知建州瓯宁、吉州龙泉,皆有治绩。擢知通州,平定盗乱,修葺学校,奖拔士之俊秀者,民风丕变。官至户部郎中。 【杜颖作品 ==>】 

  • 长溪河镇

    亦名龙溪场。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长溪河注入大宁河口处之龙溪镇。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龙溪场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

  • 鸠鹏自乐

    源见“榆枋之见”、“鲲鹏展翅”。比喻志趣不同,差异虽悬殊,但各得其乐。宋 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 【检索鸠鹏自乐 ==>】 古籍全文检索:鸠鹏自乐     全站站内检索:鸠鹏自乐

  • 蒯光典

    约1858—1912 清末安徽合肥人,字礼卿。光绪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会典馆图绘总纂。光绪二十年(1894)主讲南京尊经书院。旋应聘为两湖书院监督。二十四年以道员发江南,创办江宁高等学堂。旋奉命整治江南盐政。三十二年授淮扬海道,治河修堤,六县受益。奉命入京参议改定官制

  • 曲笔

    169 ① 下笔时有所讳言或护短,与据事直书的直笔相对而言。《后汉书.威洪传》:“南史不曲笔以求存。”【词语曲笔】   汉语词典: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