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廉宪
明代按察使之别称。
【检索大廉宪 ==>】 古籍全文检索:大廉宪 全站站内检索:大廉宪
明代按察使之别称。
同“衣裳之会”。南朝 梁 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见“衣裳之会”。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生卒】:1721——1799 字叔沄。晚年自号艮庭。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有孝行,晚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同郡惠栋,对《尚书》尤有研究。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尚书集注音疏前后述外编》一卷及《六书说》。一生不写楷书,与人书信,亦作古篆。嘉庆四年卒。 【生卒】:1
【生卒】:659—744【介绍】:唐代诗人。字季真,一说字维摩,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排行八。少以文词知名,性狂放善谑。武后证圣元年(695)登进士第。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722),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徐坚、赵冬曦等入书院,同修《六典》、《文纂》等。十三年(725),授礼部侍郎,翌年改工部侍郎,寻徙为庆王侍读。二十六年(
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主谓 吊,慰问。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孤单,犹“形单影只”。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表》:“~,五情愧赧。”马车《说书人》:“既便碰了面,也尽量不呆太长的时间,总找个借口走开了,剩下他独自一人,寂寞怅惘,~。”△多用于形容孤单。 →形单影只 ↔形影不离 济济一堂 形不吊影。也作“吊形吊影”、“形影相对”、“形影相顾”、“形影自吊”、“形影自守”。【词语形影相吊】
《易经》卦名下所附概括一卦要义的文辞。如《泰》卦下:“泰,小往大来,吉,亨。”《否》卦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等。小指渺小之庸人,大指高大之贤人。《泰》卦卦辞说,统治者淘汰不称职之官吏,庸人去而贤人来,则吉。《否》卦卦辞说,闭塞贤路对统治者
在今四川九龙县西南三岩龙乡。清置三岩龙土百户。
①相传唐虞之际,为鲧的封国。在今河南嵩县北。②商代方国。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商代末年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一说崇国居于崇伯鲧的旧都,在今河南嵩县北。③春秋时为秦的与国。在今陕西渭水北。《春秋》: 宣公元年 (前608),“晋赵穿帅师侵崇”。王夫之 《稗疏》 云: “此崇国必在渭北河湄,虽与秦,而地则近晋。”古国名。夏至春秋方国。在今
谓战功虽显但至老不得爵赏。清王士禛《冬日偶然作》诗: “白首不得侯,心折幕府书。”参见:○李广难封 【检索白首不侯 ==>】 古籍全文检索:白首不侯 全站站内检索:白首不侯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隆州置,治所在隆平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贞观元年 (627)废。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传国于少子何,是为赵惠文王。后四年,公子章(武灵王长子)不服,与其相田不礼作乱,他与公子成起四邑之兵平乱。公子章败,逃入主父(赵武灵王)所居沙丘宫,他又与公子成围沙丘宫三月余,主父饿死。以功升司寇,专国政。继任相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