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春秋》: 桓公五年 (前707),“城祝丘”。即此。西汉置即丘县。 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年):在祝丘筑城。即此。西汉置即丘县。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吴國 ④孫皓 建業 末 8 8天紀3年 張悌 晉朝 ①司馬炎 洛陽 世祖 武 4 2咸寧5年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南匈奴 (23)劉淵 左部
在今湖南汨罗市北十里楚塘乡汨罗山 (又名烈女岭)。《元和志》 卷27湘阴县: “屈原冢,在县北七十一里。” 《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屈原墓 “在汨罗江,与屈原庙相对。碑额题曰三闾墓”。今汨罗山有十二疑冢,分别为封土堆。其中一冢高近20米,形似小山,前竖清同治六年 (1867) 所立 “楚故三闾大夫之墓” 石碑。另一墓前有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刊石碑,文为 “三闾大夫之墓”。
【介绍】: 銘文作猷,見陳純釜(集成10371),戰國早期齊國執政大臣,名猷,陳氏。郭沫若先生認爲是戰國晚期人,齊國大臣,約與齊湣王(前301-前284年)同時(見《大系》考223頁);楊樹達先生認為是戰國中期齊國的大臣,與齊康公(前404-前379年)同時(見《積微居金文說》234頁)。
亦名宁阳铁路。从广东新宁 (今台山市) 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全长 107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动工修建,1913年建成。1939年后被拆除。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穆子。桓温弟。初拜秘书郎,温抑而不用。久之,为辅国将军、宣城内史。梁州刺史司马勋据蜀叛,受命往讨,以事平还郡。后迁散骑常侍、中领军。咸安二年(372)与毛安之等于宫中平卢悚之乱。温入朝,穷治悚事,因免官,居宛陵,由是怨温
①南朝梁大同元年 (535) 置,为上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西魏为淮州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②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山阳县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端平元年 (1234) 改为淮安州治。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复改山阳县。1914年又改为淮安县,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淮安市。(1)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河南省桐柏县东固县镇。为上川郡
【生卒】:505—589 【介绍】: 南朝陈陈郡长平人,字长卿。少孤家贫,弟五人幼弱,事母养弟,以笃行称。仕梁为廷尉平,长于政事,饰以儒术。梁元帝时官中书郎,兼廷尉卿。西魏陷江陵,失母所在,行哭寻求,水浆不入口七日,始得母尸。与王裒、庾信俱入长安。陈宣帝太建七年返
明代卫所军士的月饷。永乐中,八分支米,二分支钞。后增减不一。 【检索军士月粮 ==>】 古籍全文检索:军士月粮 全站站内检索:军士月粮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北四十里鹿头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