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宋史·包恢传》

《宋史·包恢传》


宋史
原文
    包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扬、世父约、叔父逊从朱熹、陆九渊学。恢少为诸父门人讲《大学》,其言高明,诸父惊焉。嘉定十三年,举进士。邵武守王遂辟光泽主簿平寇乱建宁守袁甫荐为府学教授募土豪讨唐石之寇会岁饥盗起金坛溧阳之间恢部诸将为十诛夷之。 
    进左司郎官,未行,移福建兼知建宁。闽俗以九月祠“五王”生日,靡金帛,倾市奉之。恢曰:“彼非犬豕,安得一日而五子同生,非不祥者乎?而尊畏之若是。”众感悟,为之衰止。兼转运判官,以侍御史周坦论罢。光州布衣陈景夏上书云:“包恢刚正不屈之臣,言者污蔑之耳。”又四年,起为广东转运判官,寻为大理少卿。是时海寇为乱,恢单车就道,调军建寨,一旦集诸军讨平之。嘉兴吏因和籴受赇百万,恢被旨虑囚,减死。 
    景定初,为中书舍人。林希逸奏恢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权刑部侍郎。豪有夺民田寄公租诬上者,恢上疏,指为以小民祈天永命之一事,帝览奏恻然,罪任事者,即归民田。召赴阙,辞。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郊祀礼成,还,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恢历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政声赫然。尝因轮对曰:“此臣心恻隐所以深切为陛下告者,陛下恻隐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闭而食之者曰近习耳。”参知政事董槐见而叹曰:“吾等有惭色矣。”他日讲官因称恢疏剀切,愿容纳。理宗欣然曰:“其言甚直,朕何尝怒直言!”经筵①奏对,诚实恳恻,未尝不从容谆至。度宗至比恢为程颢、程颐。恢侍其父疾,涤濯拚除之役不命僮仆。年八十有七,临终,举卢怀慎卧箦②穷约事戒诸子敛以深衣③,作书别亲戚而后卒。遗表闻,帝辍朝,赠少保,谥文肃。(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①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②箦:竹编:床席。③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 

译文
    包恢,字宏父,建昌人。从他的父亲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这一辈就跟随朱熹、陆九渊读书。包恢年少的时候为父辈们的弟子讲解《大学》,言论很有见识,父辈们对此感到惊异。嘉定十三年,包恢考中进士。邵武知府王遂征召他任光泽主簿,平定了强盗的造反。建宁知府袁甫推荐他担任府学教授,招募当地豪强讨伐唐石的强盗。适逢这年饥荒,在金坛、溧阳之间出现了盗贼,包恢部署各位将领分十路剿灭了他们。 
    提拔为左司郎官,没有上任,改任福建兼任建宁知府。福建风俗在九月祭祀“五3王”诞辰,耗费金帛,全城的人都去进献。包恢说:“又不是猪狗,怎么会一天当中五个人一起出生,莫非是不吉利的?但人们为什么如此敬畏!”众人醒悟,因此这种风俗就衰落而停止。兼任转运判官,因为被侍御史周坦弹劾而被免官。光州百姓陈景夏上书说:“包恢是刚正不屈的大臣,这是谏官污蔑他罢了。”又过了四年,起用为广东转运使,不久任大理少卿。当时,海盗作乱,包恢只身乘车上路,调遣军队屯驻、安营扎寨,一天之内,汇集各路军马镇压了他们。嘉兴有一个小官吏,借着议价购粮的机会收受上百万的贿赂,包恢奉旨审讯,减免了他的死罪。 
    景定初年,担任中书舍人。林希逸上奏包恢奉公守法,他的内心像水一样清明。代理刑部侍郎。有一个豪强抢夺了百姓田地并挂名公家田来租欺骗上司,包恢上疏,说自己是做一件为百姓祈求皇上保全他们性命的事情,皇帝看了奏章很同情,治了办事人的罪,马上归还了百姓田地。被征召进京,推辞。度宗即位,征召他为刑部尚书。郊祭典礼结束回来,以资政殿学士的职位退休。 
    包恢历次任职,所到之处,打击不法豪强,铲除奸猾小吏,政绩显赫。曾经借轮对的时候说:“这就是为臣内心隐痛所以要深刻恳切地向陛下报告的原因,陛下的同情之心就像天地日月一样,而那些封闭它并且蚕食它的人就是你身边的亲信啊!”参知政事董槐看见后感叹说:“我们这些人该羞愧脸红了。”有一天,讲官说包恢的奏章切实,希望加以宽容接纳。理宗很高兴地说:“他的意见很正直,我什么时候因为他直言生气过!”在讲席上奏答,语言诚恳、痛切,未曾不是从容不迫、朴实备至。度宗甚至把包恢比作程颢、程颐。包恢服侍他生病的父亲,盥洗扫除的差事不让仆人干。活到八十七岁,临终时,例举卢怀慎躺在竹席上一再约定的事情来告诫孩子们用家居所穿的衣服殡殓他,写下书信告别亲戚之后去世。包恢的临终表文上奏,皇帝停止上朝听政,追赠少保,谥号文肃。 

《宋史·包恢传》    

猜你喜欢

  • 张可复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德州平原人,字伯恭。略通儒术,少习吏事。初仕后梁为安阳簿,又历事后唐、后晋、后汉,累有进爵。入后周,仕终右散骑常侍。迂懦无他才,唯以谨愿保长年,多为同列轻俊者侮。 【张可复作品 ==>】 

  • 王教

    【生卒】:1539—1603明山东淄川人,字子修,号秋澄。隆庆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万历间为吏部文选郎中,佐尚书陆光祖澄清吏治。万国钦因直言被贬,教以推举国钦,被斥革为民。有《铨部王先生集》。

  • 俞奕曾

    【生卒】:1251—1321 【介绍】: 宋元间江阴人,字仲山,号时斋。性高简,喜读书。元初避兵归里,筑草室一间,坐卧其中,往往枵腹不食。杜门四十余年,不入城府,官宦莫能窥其面。县学诸生争迎为师,辄辞谢。 【俞奕曾作品 ==>】 

  • 执法如山

    比喻执行法律、法令坚决不动摇。明.范景文《饬属疏》:“当此人情营竞,私意窥瞷,故必冷面似铁,执法如山。”《歧路灯》八八回:“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八章:“向来闯王的军法无私,我老刘执法如山,你们不可忘记。”

  • 牸牛都尉

    官名。北齐置。 从九品上。 参见“牸牛局”。

  • 硖石

    地名。在今河南孟津县孟津老城西。《晋书魏浚传》:“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尔朱荣与元颢相持于河上,“荣命车骑将军尔朱兆与大都督贺拔胜缚材为筏,自马渚西硖石夜渡”,皆即此。 【检索硖石 ==>】 古籍全文检索:硖

  • 任笔沈诗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检索任笔沈诗 ==>】 古籍全文检索:任笔沈诗     全站站内检索:任笔沈诗

  • 阿法尼安

    读音:Āfǎ′ní′ān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本为房名,以房名为姓。姓名构成: 名前、姓后。有“扎那法斯·阿法尼安”者。“扎那法斯”为名; “阿法尼安”为其祖奶名,后为房名。见《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

  • 张柬之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举进士,补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拜监察御史。长安中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诛杀张易之,为其首谋。中宗即位,以功授天官尚书,封汉阳郡王,并令罢知政事。不久被武三思陷构,贬新州司马,忧愤而卒。(,

  • 韦昭

    【生卒】:204—273名因避晋讳改曜。三国吴吴郡云阳人,字弘嗣。好学善属文。从丞相掾,除西安令,还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奉孙和命撰《博弈论》。孙亮即位,为太史令,与华覈等撰《吴书》。孙休即位,为中书郎、博士祭酒,承旨校定众书。孙皓立,封高陵亭侯,为侍中,常领左国史。凤皇二年,以持正忤皓,下狱死。尝注《论语》、《孝经》、《国语》。撰《官职训》、《辩释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