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任峻

任峻

【生卒】:?—204

【介绍】:

    三国魏河南中牟人,字伯达。东汉末,说中牟令杨原举兵自守,为主簿。率众归曹操,表为骑都尉。操每征伐,辄居守以给军需。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数岁而仓粟皆满。官渡之战,典军器粮运,能护卫。封都亭侯,迁长水校尉。卒谥成。


【任峻作品 ==>】 

猜你喜欢

  • 刻字司

    西夏官署名。掌管刻字、印刷事,属末等司。设工头监以主其事。近代自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重要西夏文文献,如百科式类书《圣立义海》、西夏诗集、译自汉文的类书《类林》等都注明为刻字司印。

  • 巨力擘灵掌

    源见“巨灵擘山”。形容陡峭独立的山峰,好似神力所为。清 黄景仁《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检索巨力擘灵掌 ==>】 古籍全文检索:巨力擘灵掌     全站站内检索:巨力擘灵掌

  • 黾池

    即渑池。《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与秦会黾池,蔺相如从”,即此。 【检索黾池 ==>】 古籍全文检索:黾池     全站站内检索:黾池

  • 海宁州

    ①元天历二年 (1329) 改盐官州置,属杭州路。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四十里盐官镇。《元史·地理志》 海宁州: “东南皆滨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大德、延祐间亦尝被其害……文宗即位,水势始平,乃罢役,故改曰海宁。” 明洪武二年 (1369)改为海宁县。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复改为海宁州,属杭州府。1912年又改为县。②元改海宁府置,属淮安路。治所在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明洪

  • 近世中国秘史

    书名。清末韩文举(扪虱谈虎客)辑。二编,十八篇。辑录晚明迄光绪末年史料而成。要旨在于讦发清代政治得失,旁及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其中《思陵殉国记》、《钱忠介公遗事》等叙晚明史事,《康雍乾间文字之狱》、《咸同间用兵轶闻》等篇为清代历史文献。资料多取自《胜朝遗

  • 太医院教习厅

    官署名。清朝太医院所属机构。掌为本院选补医官。设教习二人,由御医、吏目内选充,负责传授医术,培养医官人才。初进太医院之医生及医官子弟先进厅学习,无年限,遇医官缺出,经考试顶补。清太医院内部机构。设教习二人,由御医、吏目内选任。学员为初进院医生及医官子弟,学习无年限,专为太医院选补医官而设。

  • 萧方略

    南朝梁人,祖籍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梁元帝第十子。以母王氏有宠,甚受钟爱。侯景之乱时出质西魏,后归,封始安王。西魏破江陵,被杀。 【萧方略作品 ==>】 

  • 佧佤

    旧时傣族、拉祜族和汉族对佤族的一种通称。又分“大佧佤”(指西盟佤族)和“小佧佤”(指双江、耿马、沧源、孟连、澜沧等地佤族)。“佧”为傣语,含有奴隶之意,故有侮辱性质。解放后,根据大多数佤族人的意愿,并经国务院批准,于1962年改称佤族。参见“佤族”(799页)。

  • 玉斧绣衣

    源见“绣衣持斧”。指御史官。清袁枚《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屏藩龙节重,玉斧绣衣鲜。”

  • 得秦城

    即今西藏达孜县驻地德庆。《清 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得秦城 “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得秦,又作德沁、德庆。清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