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乡约制度

乡约制度

清政府加强统治回民的一种制度。乡是社会基层行政单位,乡约为一乡首领。雍正年间(1723—1735)始行于河州(今甘肃临夏)各地。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四十三(撒拉族)领导的撒拉族、回族起义失败后,在各地普遍实行,以加强对回族的统治。分“寺约”和“回约”两种,有清真寺的地方设“寺约”;无清真寺的地方设“回约”。寺约、回约亦称乡约,回民内部称“学董”,由政府给予印札。分段管理,互相约束。参见※学董制(1536页)。

猜你喜欢

  • 梅山水库

    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南、淮河支流史河上游。治淮主要工程之一。1954年动工,1956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56平方千米,库容23.4亿立方米。拦河坝长545米,高88.3米,拦蓄史河洪水。电站装机容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年灌溉农田面积383万亩。可

  • 仍仲宁翁结巴寺

    即札什伦布寺。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南尼色日山下。清《西藏图考》卷3:后藏“有寺曰札什伦布,乃班禅额尔德尼坐床之所,旧名仍仲宁翁结巴寺”。

  • 子晋骖鸾

    源见“王乔控鹤”。指得道升仙。清袁枚《游仙曲》:“子晋骖鸾太少年,吹笙未敢望神仙。”

  • 借车

    【介绍】:孟郊作。诗人借车搬家,而家具甚至“少于车”,其贫穷令人嗟叹,而诗人犹能自解,以为人生百年,转瞬即逝,不必为身外之物使役奔波。是旷达的诗人对于贫穷的新解,也是儒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精神的真实体现。

  • 彭错林宗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彭措林村。1960年与拉孜宗合并,改置拉孜县。

  • 窦武

    【生卒】:?-168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初以品学兼优知名关西。长女为桓帝皇后,历拜郎中、越骑校尉等。桓帝卒,他迎立灵帝,任大将军,封闻喜侯,掌握朝政。任用名士李膺等人,与陈蕃谋诛宦官,事泄,被族诛。【生卒】:?—168东汉扶风平陵人,字游平。窦融玄孙。少以经行著称,名显关西。以长女为桓帝皇后,封槐里侯,拜城门校尉。桓帝卒,武立灵帝,更封闻喜侯,拜大将军,辅朝政。与陈藩等谋诛宦官曹节、

  • 雕肝琢肾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后因以“雕肝琢肾”比喻写作时用尽心思,反复推敲,刻意求精。宋欧阳修《答圣俞莫饮酒》:“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亦作“雕肝镂肾”、“雕肝琢膂”。明宋濂《刘兵部诗集序》:“师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咏朝吟,不能有一验其至之浅深。”清许印芳《〈诗品〉跋》:“虽极雕肝镂肾,亦终惝恍而无凭。”

  • 融江砦

    北宋元丰七年 (1084) 置,属融州。当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元丰九域志》 卷9融州:“融江砦,州东北三百里。” 后废。

  •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介绍】:高适作。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塞上听吹笛》、《和王七度玉门关上吹笛》。王七,即王之涣。《全唐诗》在高适和宋济名下都收录此诗。按此诗入《国秀集》、《河岳英灵集》,断不会出自晚唐人之手,当为高作。该诗自唐即有差别较大的异文流传,后世称引多同于《全唐诗》所录异文。诗写暂无战事的边境月夜,随风飘扬的《梅花落》笛声牵动了战士的深深情思,他们仿佛看到落梅的花片一夜间吹满关山。诗拆用《梅花落》曲名,

  • 古涌县

    元初置,属腾冲府。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七十九里古永。至元二十五年(1288)废入腾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