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

《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

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楚考烈王元年为前262年。春申君第二次徙封,在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考烈王在位凡二十五年。结合《策》文前面虞卿“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说法,其劝春申君早谋封地,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在第一次被封后至第二次未封之间,远皇都但在境内其他地方谋封;其二是在第二次徙封后又在境外谋封。因为以战国情形,一国权贵或功臣可在别国得到封地。“奉阳君鬻臣,归罪于燕,以定其封于齐。”(《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战国策•赵策一》《策》文写虞卿劝春申君“远楚”、“远王室”谋封地,并列举历史上因封地近遭殃、远王室得存事实,主张“践乱燕以定身封”。由此可以看出,虞卿劝春申君谋封地,应该是第二次徙封后,要楚助赵攻燕并在赵谋封。鲍彪之说或许是依着如此认识。其所说事情为楚考烈王十二年(前251年),燕派栗腹、庆秦带六十万人攻赵,为赵将廉颇、乐毅所败,赵进围燕都。这期间燕、赵争战不休。战事一直持续到楚考烈王二十一年(前242年),燕派剧辛攻赵,赵派庞煖反攻,杀死剧辛才告一段落。以《策》文开头所写内容看,虞卿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劝春申君在赵求得封地。但既然“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持续了这样长时间,就不仅仅指楚考烈王二十一年之事。

猜你喜欢

  • 鼓鼙

    军中用的大鼓和小鼓。亦借指战事。戎昱《从军行》:“远戍报烽火,孤城严鼓鼙。”

  • 畎戎

    即犬戎。殷周时期,游牧于今陕西彬县、岐山县一带。《史记周本纪》: “穆王将征犬戎。” 《集解》 徐广曰: “一作畎。”

  • 缪浒妻蔡氏

    名蕙。泰州(今属江苏)人。蔡孕琦之女。康熙中,为父鸣冤赎罪,延婚姻,绝嗜好,拦皇帝南巡之驾上诉。父终得减刑。

  • 天王险寨

    在今湖北随州市北。《方舆纪要》卷77随州“铁岭寨”条下:“北八十里有天王险寨。正德中刘丙擒贼于此。”

  • 翰佳

    读音:Hàn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穆楞(一作西拉木楞)(23,63,260)。【变】一作韩佳(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穆楞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尉迟汾

    【介绍】: 唐人。德宗贞元十七年,与韩愈同游洛北惠林寺。时汾方应进士试,韩愈致书试官,以出群之才荐。次年,汾登进士第。宪宗元和间,任国子博士。迁祠部员外郎。敬宗宝历元年,任国子司业。文宗大和二年,官卫尉少卿,曾陪河南尹王璠至嵩山祭岳,作诗状嵩岳灵胜。次年,

  • 齐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郊约三里。《寰宇记》卷105贵池县:齐山“在县东南六里。有齐山祠,复有九顶山洞”。《舆地纪胜》卷22池州:齐山“在贵池县南五里。按王皙《齐山记》,有十余峰其高等,故曰齐山。或云以齐映得名”。唐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②即今山东招远市南三十里齐山。《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齐山“宋、元时尝置买金场于此”。(1)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山名来历有二:一说山有十余峰,峰峰齐等,故

  • 献陵

    ①唐高祖李渊的陵墓。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五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 20 三原县:献陵 “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封内二十里”。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西峰下。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北一里。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陵。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十二陵制,献陵最朴,景陵次之。”在陕西省三原县城东25千米处的土原上。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葬于贞观九年(635年)。封土堆呈覆斗形,长、宽均约100

  • 二庙丞

    官名。南朝梁置,协助二庙令管理太庙、小庙日常事务的官员。官名,南朝梁武帝萧衍置,为二庙令之佐官,助令掌管二庙事务。参看“二庙令”条。

  • 赃贿狼藉

    同“赃污狼藉”。《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亦作“赃贿狼籍”。《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足,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