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陆游为朱钦则心远堂、万卷楼作记。

陆游为朱钦则心远堂、万卷楼作记。

《心远堂记》云:“大卿朱公以开禧元年筑第于昭武城东,取陶渊明诗语,名其堂曰心远。既成,与士大夫落之,而以书来告曰:子为我记!始嘉泰壬戌,予蒙恩召为史官,朱公丞秘书,日相从甚乐。公去为御史,予领监事,闲剧异趣,会见甚疏;然每与同舍焚香煮茶于图书钟鼎之间,时时言及公,未尝不相与兴怀绝叹也。明年,国史奏御之明日,予乞骸骨而归。俄而公亦自寺卿得请外补,不复相闻者累岁。比书来,予方卧病,作而言曰:朱公真可人哉!士得时遇主,施其才于国;退居闾里,闲暇之日为多,樽俎在前,琴弈迭进,、欣然自得,悠然遐想,问馈宴乐,以修亲旧夙昔之好,讲解诵说,以垂后进无穷之训,进退两得,可谓贤矣!予独相望累千里,不得持一觞为公寿,且庆斯堂之成,顾方以为歉。今乃得以不腆之文,自托于后世,亦可谓幸矣夫!嘉定元年秋七月甲子记。”又《万卷楼记》:“学必本于书。一卷之书,初视之真,若甚约也;后先相参,彼是相稽,本末精粗,相为发明,其所关涉,已不胜其众矣。一编一简,有脱遗失次者,非考之于他书,则所承误而不知。同字而异诂,同辞而异义,书有隶古,音有楚夏,非博极群书,则一卷之书,殆不可遽通,此学者所以贵夫博也。自先秦两汉,讫于唐五代以来,更历大乱,书之存者既寡,学者于其仅存之中,又鲁莽焉以自便其怠惰因循,曰:吾惧博之溺心也。岂不陋哉!故善学者通一经而足;藏书者虽盈万卷,犹有憾焉。而近世浅士,乃谓藏书如斗草,徒以多寡相为胜负,何益于学?呜呼!审如是说,则秦之焚书,乃有功于学者矣。昭武朱公敬之粹于学而笃于行。早自三馆御史,为寺卿,出典名藩,尊所闻,行所知,亦无负于为儒矣。然每悒然自以为歉,益务藏书,以栖于架藏于椟为未足,又筑楼于第中,以示尊阁传后之意,而移书嘱予记之。予闻故时藏书如韩魏公万籍堂、欧阳兖公六一堂、司马温公读书堂,皆实万卷,然未能绝过诸家也。其最擅名者曰宋宣献、李邯郸、吕汲公、王仲至,或承平时已丧,或遇乱散佚,士大夫所共叹也。朱公齿发尚壮,方为世显用,且淡然无财利声色之奉,倘网罗不倦,万卷岂足道哉!予闻是楼南则道人三峰,北则石鼓山,东南则白渚山,烟岚云岫,洲渚林薄,更相映发,朝暮万态,公不以登览之胜名之,而独以藏书见志;记亦详于此而略于彼者,盖朱公本志也。嘉定元年秋七月甲子记。”按,此二文涉及朱氏之仕历出处、陆游对于治学处世之态度及其晚年交游情况。

猜你喜欢

  • 沿流讨源

    参见[沿波讨源]。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性灵者,即性情也。沿流讨源,要归于正,诗之本教也。” 见“沿波讨源”。严复《原强》:“其勉人治群学者,意则谓天下~,执因责果之事,惟群事为最难,非不素讲者之所得与。”

  • 梅根冶

    即梅根监。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四十五里梅龙镇。《寰宇记》 卷105铜陵县: 梅根山,“ 《吴录地理志》 云,晋立梅塘冶,今作铁冶于临城。又 《太康地志》 云,梅根铁冶出空青,其色特妙于广州”。唐置梅根监。 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北。因临梅根河得名。六朝以后在此置冶

  • 后唐废帝

    后(後) 即“后唐末帝”。 【检索后唐废帝 ==>】 古籍全文检索:后唐废帝     全站站内检索:后唐废帝

  • 卫学

    学校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置于甘肃。宣德十年(1435)诏令于全国各卫分置,设教授一人,训导二人,职专教授生徒。学生为军生,军生中有廪膳生。其制与府、州、县学略同。

  • 赤朗错

    又作次朗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二十里。藏语意为万条路。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侯店

    集镇名。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南部。属彭杜村乡。人口 2270。 传因明永乐年间侯氏在此开店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制笔厂。106国道经此。

  • 曹嵩

    宦官曹腾养子,曹操父。初袭封腾爵,灵帝时,曾纳钱一亿买太尉官。曹操起兵,不肯相随。后避乱琅邪,被陶谦所杀。 【生卒】:?—194 【介绍】: 东汉沛国谯人,字巨高。本夏侯氏子,为宦官曹腾养子。灵帝时为大司农、大鸿胪、太尉。子曹操起兵,不肯相随,避乱琅邪,为徐州刺

  • 蒋密

    【介绍】:五代时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善于吟咏,其诗有为人称道者,认为“颇得风骚诣”。《全唐诗》存诗2句。

  • 赛里木湖

    哈萨克语意为“祝愿”。又称三台海子,以湖东岸三台得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博乐市西南。系构造断陷湖。湖面海拔2071.9米,面积45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8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湖水主要依赖潜水补给,入湖河流以萨嘎克勒河为最大。盛产鱼类。湖区林木葱郁,草场牲畜成

  • 度支部会计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综合全国岁入岁出款目,编列预算决算表式,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特别报销,核算赔还洋款诸事项。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掌综核全国财政经费收支,编造预算、决算表册,汇纂各部各省财政统计;核定各项特别经费报销,颁布各项簿计法式;颁布国家公债及核算归还外债,核办各省春秋冬拨册等事务。设郎中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