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初一,计东致书吴伟业,与吴伟业商榷《复社纪事》之疏漏。

  初一,计东致书吴伟业,与吴伟业商榷《复社纪事》之疏漏。

计东《改亭集》卷一〇《上太仓吴祭酒书一》:“闰二月朔,前国子监率性堂恩拔贡监生计东,谨再拜。旧冬,东度岁江宁,于友人倪闇公家见老师新刻文集,内有《复社纪事》一篇数千言,友人互相传诵,以为非老师大手笔不能作,且非老师深知社事本末,不能淹贯详悉若此。东伏读再四,窃有喜且慰者二,有不能无疑者二,谨不揣狂憨,干冒尊严,上书座下……复社者,社之后起者也。始庚午之冬,因渔山熊先生自崇明调宰我邑,最喜社事,孙孟朴乃与我妇翁及吕石香辈数人始创复社,颇为吴门杨维斗先生所不快。孟朴尝怀刺谒先生,再往不得见,呵之曰:‘我社中未尝见此人。’我社者,应社也。盖应社之兴久矣,时天下但知应社耳……当曰纷纷社集文字,若《南彦》《天下》《善人》《文聚》诸书,与复社之《国表》一集、三集、四集颇相龃龉;独西铭先生一人,大公无我,汲引后进,且推渔山先生主持复社之意,故能合应、复两社之人为前茅后劲之势。今老师因宵人告变,始于复社,几成党祸,故但序复社之盛,不能推原应社一句,疑于本末之意或有未尽……窃恐曩者衔怨不逞之徒,藉口老师之文,遂欲以疑似之谤,坐复社诸公以党人亡国之罪。”按,《复社纪事》《吴梅村全集》卷二四。

猜你喜欢

  • 贾景兴

    景儁弟。少为州主簿,不求迁升,被葛荣俘获,不拜。后常以此自负。(,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广川人。贾景弟。少为州主簿。栖迟不仕。孝明帝武泰元年,葛荣攻下冀州。被虏,称疾不拜。 【贾景兴作品 ==>】 

  • 晚节末路

    晚:晚年。节:时期。谓人到了垂暮之年,来日无多了。宋.王安石《乞宫观札子四》:“他日若获宁瘳,顾虽晚节末路,尚知补报,惟所驱策,岂敢辞免?”宋.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死生祸福,相去有差。晚节末路,共此叹嗟。” 并列 指人到了垂暮之年,来日不多了。宋王安石《

  • 带地制

    解放前我国东北延边一些朝鲜族地区的地主对佃农一种双重剥削方式。当地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除规定收成时对半交租外,还必须额外给地主无偿代耕一定数量的土地,谓之“带地”,故名。

  • 柳下官资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孟子.万章下》:“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厄穷而不悯。” 春秋时,鲁国法官柳下惠,多次被撤职。《孟子.万章下》也提到他“不辞

  • 程灵洗

    【生卒】:514—568 字玄涤,新安海宁(今安徽休宁)人。少以勇力知名。侯景之乱,奉新安太守萧隐为主,聚众拒景,梁元帝授以云麾将军,领新安太守。侯景平,以功迁青州刺史。后归陈,历武帝、文帝、废帝三朝,南征北讨,屡立战功,官至郢州刺史,封爵至重安县公。光大二年卒,

  • 猛角

    地名。一作勐角。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勐董河西岸。勐角,傣语音译,意为“最先开创之地”。清末与勐董同为傣族土目罕氏辖地。光绪十七年(1891)清政府授其土目罕荣高为土千总,属云南顺宁府。 【检索猛角 ==>】 古籍全文检索:猛角     全站站内检索:猛角

  • 后来居上

    原是汲黯(n岸)向汉武帝反映资格浅的人新任官职,超过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以此典比喻后人超过前人;后边的超过前边的。汲黯(?——前112年),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生性孤傲,谈吐直率,在汉武帝时任中大夫(郎中令属官,掌议论),常廷争直谏,使汉武帝不快,把他

  • 李韶

    字元善,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嘉定进士。端平二年(1235),擢右正言,奏请国事、边防专委丞相郑清之等。嘉熙中,建请理宗菲衣恶食,卧薪尝胆,国事可图。升礼部侍郎,多次请求选用人才,整顿朝政。为官正直,遇事尽言无隐,与杜范并列,时人称为“李、杜”。官至翰林学士兼

  • 纪他

    相传为夏商间之隐士。商汤伐灭夏桀以后,欲让位给务光,务光不受,他恐汤复让位与他,遂投水而死。见《庄子大宗师》。 【检索纪他 ==>】 古籍全文检索:纪他     全站站内检索:纪他

  • 蒙古角

    见“毕利”(7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