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崔颢(?--754)卒,年约五十一。

崔颢(?--754)卒,年约五十一。

《旧唐书》文苑下本传:“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河岳英灵集》卷下:“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至如‘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琐甲,蒙茸貂鼠衣’,又‘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可与鲍照、江淹并驱也。”《唐诗品》:“颢诗气格奇峻,声调蒨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抗庭。然性本靡薄,慕尚闺帏,集中此类殊复不少,竟以少妇之作取弃高贤,疏亮之士直取为心流之戒可尔。李白极推《黄鹤楼》之作,然颢多大篇,实旷世高手。《黄鹤》虽佳,未足上列。”《诗薮》内编卷三:“崔颢《邯郸宫人怨》,叙事几四百言,李、杜外,盛唐歌行无赡于此,而情致委婉,真切如见。后来《连昌》《长恨》,皆此兆端。”《诗源辩体》卷一七:“崔颢五言古,平韵者间杂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七言古语多靡丽而调有不纯,当在摩诘之下。律诗五言如‘征马去翩翩’、‘闻君为汉将’,七言如‘高山代郡’、‘昔人已乘’,皆人于圣矣。”又:“盛唐七言律,多造于自然,而崔颢《黄鹤》《雁门》又皆出于天成。盖自然尚有功用可求,而天成则非人力可到也。予尝谓:浩然五言、崔颢七言如走盘之珠,非若子美之律以言解为妙耳。”又:“殷璠云:‘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调,风骨凛然。’愚按:崔《黄鹤》《雁门》,读之有金石宫商之声,盖晚年作也,故璠于《河岳英灵》特录之。使体就浑圆而语无风骨,斯为轻薄,不得人圣境矣。”《围炉诗话》卷二:“(颢)五古奇崛,五律精能,七律尤胜。”《诗学渊源》卷八:“(颢)善为乐府歌行,辞旨俊逸,不减明远。《黄鹤楼》诗尤脍炙人口,为唐人拗律半格之始,实则晋、宋七言歌行之变体也。”

猜你喜欢

  • 朗月清风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宋.李清照《多丽》词:“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镜花缘》四八回:“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见“清风明月”。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词语朗月清风】  成语:朗月清风汉语词典:朗月清风

  • 申佐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懋良。嘉靖间进士,历官陕西参议,以边功擢阳和参政。单骑出塞,调画定盟,使俺答称臣献贡。擢佥都御史,巡抚大同。万历初,以忤张居正罢归。

  • 武库郎中

    官名。明代兵部设武库清吏司,置郎中一人,正五品,“掌戎器、符勘、尺籍、武学、薪隶之事。”其佐官有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员外郎佐郎中掌本司事务,主事监督武学,考查学官等。见《明史·职官一·兵部》。

  • 庞世

    十六国时南燕人。仕慕容德为光禄勋。奏案豪强,苛克人物,时人咸惧疾之。及卒,门无吊客。

  • 汾旁

    即汾隰。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汾水流域。《史记晋世家》:哀侯八年(前710),陉廷与曲沃武谋,九年,“伐晋于汾旁”。

  • 不疑廉介

    源见“不疑诬金”。称人清廉耿介品德高尚。明杨珽《龙膏记.罗帜》:“清操素守,是不疑廉介,肯把金偷。”

  • 小内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见“内史上大夫、中大夫”。

  • 和往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南四十六里松桂。辖境约当今云南鹤庆县中部地。吐蕃废。

  • 周鹿城

    即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清一统志·思恩府》: 周鹿城在 “今那马土司治。旧有石城,相传明正统间,土官岑瑛,尝围猎守鹿于此,因名守鹿城,后讹为周鹿城。嘉靖七年于此置那马土司,以黄理为巡检世袭。本朝因之”,清同治九年(1870) 于此置那马厅,1912年改那马县。1951年县废。

  • 州,有明一经以上未被升擢者,本属举选,具以各闻,有司议等,加以叙用。

    ……州县及乡里,并令置学。官僚牧宰,或不存意,普便颁下,早遣修立。”又《兴学敕》:“朕今欲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之耳目,行先王之典谟。而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岂有沙门事佛,灵宇相望,朝贤宗儒,群辟顿废?公王以下,宁得不惭!朕今亲自观讲,仍征集四方胄子,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