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甲辰 公元19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甲辰 公元19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中央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副 主 席
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副委員長
园 務 院 總 理
副總理
首都北京
毛澤東
劉少奇
宋慶齡 董必武
朱 德
彭真等(除羅榮桓逝世外,與1961年同)
週恩來
陳雲等(同1959年)

月 曆 表

6677—355—2438793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夏曆十二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回曆9月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藏曆十二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夏曆正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回曆10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陽木龍年 藏曆一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 夏曆二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回曆11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藏曆二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6 17 18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 夏曆三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回曆12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藏曆三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6 夏曆四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84年 回曆1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藏曆四月      20 2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 夏曆五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回曆2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藏曆五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8 夏曆六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回曆3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藏曆六月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9 夏曆七月       24 25 26 27 28 29 30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回曆4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藏曆七月       23 24 25 26 27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10 夏曆八月   25 26 27 28 29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回曆5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藏曆八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 夏曆九月     26 27 28 29 3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回曆6月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藏曆九月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 夏曆十月 27 28 29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7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藏曆十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3 夏曆十一月   28 29 30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8月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藏曆十一月   28 29 30 1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大事記

1月9日,周總理出訪非洲7國,首先訪問突尼斯,10日發表聯合公報,并建立外交關係。11日至16日,訪問加納,發表聯合公報。16日至21日訪問馬里,發表公報。21日至26日,訪問幾内亞,發表公報。27日至30日,訪問蘇丹,發表公報。30日至2月1日訪問埃塞俄比亞,發表公報。2月1日至2月4日,訪問索馬里,發表公報。2月22日,我國和剛果(布)建交,并互派大使,發表聯合公報。3月26日,北京——長沙——廣州、北京——成都——昆明、北京——上海三綫近日通航。4月26日,我國和坦桑尼亞建立外交關係。5月10日,中國、肯尼亞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北京簽訂。6月8日,國務院發佈命令,公佈施行《外國籍非軍用船舶通過瓊州海峽管理規則》。7月7日,空軍某部在華東某地上空再次擊落美製蔣機U—2型高空偵察機一架。8月21日至31日,1964年北京科學討論會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四十四國和地區367位科學家參加了討論會,聶榮臻致賀詞,郭沫若致歡迎詞,李四光在閉幕式上講了話。9月24日,《人民日報》為紀念第一國際成立一百週年發表社論《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旗幟》。10月16日,我國在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11月15日,空軍部隊擊落侵入我國中南地區上空的美軍用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一架。12月13日,臺灣當局“國防部”情報局澳門少將組長程一嗚起義回廣州。18日,海軍航空兵部隊在華東某地上空擊落美製蔣機RF—101型偵察機一架。是歲,和我國建交國家:突尼斯、法國、剛果(布)、坦桑尼亞、中非共和國、贊比亞、貝寧。根據中共中央、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在中央直接領導下,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即彭真(組長)、陸定一(副組長)、康生、周揚、吳冷西。


猜你喜欢

  • 郭罗克善后事宜

    清代有关郭罗克藏族的各项规定。乾隆九年(1744),经川陕总督公庆奏准,内容为:郭罗克各寨穷苦者有牛无资,可酌量借给;打牲立期制,每年五六月打牲一次,九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按寨分班,每起多至10名,于驻汛官处挂号给票,定期返回;撤清军,于要口岁遣千总、把总带兵20名,轮驻稽查,并派兵安设塘递,以通声息,于霍耳,甘孜等处分防巡驻;凡越境抢夺,照盗一赔二,黄河沿岸游牧蒙古与郭罗克毗连,各头目定界立

  • 同并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城附近。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西晋咸宁五年(279)废。东晋哀帝时复立,仍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弥勒县境(一说在今云南宜良县东,又说在今云南澄江县境)。属牂柯郡。西晋咸宁五年(2

  • 神宗奋发图强,意欲收复燕幽。

    《续资治通鉴》卷七三:“帝每愤辽倔强,慨然有收复幽燕之志。御景福殿库,聚金帛为兵费,是年始变库名。自制诗以揭之曰:‘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凡三十二库。后集羡赢,又揭以诗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

  • 东石桥水

    在今陕西华县东。《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东石桥水会,故沈水也。水南出马岭山,北流径武平城东。石桥水又径郑城东。水有故石梁,《述征记》曰:郑城东西十四里,各有石梁者也。又北径沈阳城北注于渭。”

  • 高城深池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守坚固。《荀子.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汉.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

  • 曳兵弃甲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慨,曳兵弃甲暗投降。” 并列 兵,兵器;甲,铠甲。形容败兵逃跑时的狼狈状况。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慨,~暗投降。”△多用于军事方面,有时也用以比喻工作中的穷于应付

  • 点检文字

    官名。宋朝国史院属官,掌文字校对之事。

  • 乌底河

    亦作乌第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流入鄂霍次克海。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乌底河在底拉河西北,出外兴安岭南麓,东流二百里入海。分界时此两河为瓯脱地。盖昔日东海之境极于此焉。”

  • 横滨正金银行

    外国金融机构。1880年设总行于日本横滨,以经营对外汇兑、贴现为主要业务。1887年改为经营外汇的专业银行。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中国上海设分行。甲午战争时曾委托法兰西银行代管。战后恢复营业,并相继在香港、天津、牛庄、北京、大连、汉口、奉天、长春、哈尔滨等地设立分

  • 利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高要市西南。《元和志》卷34广州新会县:“利山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上多沉香木。”《寰宇记》卷163新州新兴县:利山“在新会县东(按:当西之误)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清一统志·肇庆府》:利山“在新兴县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七十余里。崚嶒多草木,与高要、高明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