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元史·萧传》

《元史·萧传》


元史
原文
    萧㪺,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㪺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孛术鲁翀,字子翚,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㪺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㪺以女妻之。㪺尝出,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㪺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㪺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
    世祖分藩在秦,辟㪺与杨恭懿、韩择侍秦邸,㪺以疾辞,授陕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大臣即其家具宴为贺,使一从史先诣㪺舍,㪺方汲水灌园,从史至,不知其为㪺也,使饮其马,即应之不拒,及冠带迎宾,从史见㪺,有惧色,㪺殊不为意。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力请去职。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右谕德,疾作,固辞而归。卒年七十八,赐谥贞敏。
㪺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萧㪺传》)

译文
    萧㪺,字惟斗,他的祖先是北海人。父亲在陕西做官,于是萧㪺成为奉元人。㪺天性极为孝顺,自儿时起,就很优秀表现出不一般。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萧㪺缝制了一件皮衣,长达下半身,就寝时,就倚卧在榻上,思考诵读,一时也不放弃。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无不研究。求学的人登门接受其教诲的非常多。孛术鲁翀,字子翚,曾经跟随萧㪺学习,他的学问更加宏博广大。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在给萧㪺的书信中说“我见的人很多了,在学问和文章上,没有人能够与子翚相提并论。”由此萧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萧㪺有一次出门时,遇见一个妇人,在路旁遗失金钗,妇人怀疑是萧㪺拾到了,对他说:“这里绝无他人,只有老翁你在后面。”萧㪺让她跟随他到家中,取出自己家的金钗送给她,这个妇人后来找到遗失的金钗,惭愧地送还萧㪺的金钗。萧㪺的一个同乡晚上从城中回家,途中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杀害他,同乡诈称,“我是萧先生。”强盗很惊讶,将那位同乡释放之后离开了。
    世祖被分封在秦地,征召萧㪺和杨恭懿,韩择到王府任侍从官,萧㪺以有病为由推辞,又被任命为陕西儒学提举,他没有赴任。行省的大臣到他家里备宴为他庆贺,派从史先到萧㪺家里,萧㪺正在井边打水浇菜园。从史到后,不知道他就是萧㪺,而要他给马饮水,萧㪺便答应了,并不拒绝。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㪺后,露出害怕的神情,萧㪺却毫不介意。后来他接连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又改任集贤侍读学士,他都未赴任。大德十一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右谕德,抱病来到京城,进入东宫,晋见太子,他写了一篇《酒诰》献给太子,因为当时朝廷崇尚饮酒。不久萧㪺以病为由,极力辞去职务。不久授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仍任前职右谕德,因为有病,萧㪺坚决辞官而回到故乡。他去世时七十八岁,皇帝赐谥号“贞敏”。
    萧㪺修养很高,凡事要亲自实践,他教导别人,一定要从《小学》开始。他所写的文章,立意精深,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完全以儒学为根本,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的解说为依据,关辅之士一致奉他为宗师,被称为一代学识纯正的儒者。他的著作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以及《勤斋文集》,流行于世。

《元史·萧㪺传》    

猜你喜欢

  • 贾玭

    【介绍】: 宋沧州南皮人,字仲宝。贾耽三世孙。后晋高祖天福三年进士。宋初,为刑部郎中,历水部员外郎、知浚仪县。通判镇州时,救抚贫孤,助使婚嫁、丧葬。子贾黄中方五岁,课其诵读,严毅善教,使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士大夫子弟来谒,必谆谆诲诱之。年七十而卒。 【

  • 介象脍

    晋.葛洪《神仙传.介象》:“介象者字元则,会稽人也,……于山中见一美女……真神仙也。象乞长生之方,……乃以《还丹经》一首授象,告之曰:‘得此便得仙。勿复他为也。’……吴主征至武昌,甚尊敬之。……吴主共论脍鱼何者最美,象曰:‘鲻鱼脍为上’。吴主曰:‘论近道鱼

  • 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1667)改江南左布政使置,寄治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乾隆二十五年(1760)治所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及江苏洪泽湖以西、以南地区。1949年分置皖北、皖南两行署区。1952年4月撤销,并为安徽省。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 简称皖。在中国东部、华东

  • 清秘述闻补

    书名。清钱维福编。一卷。继法式善《清秘述闻》、王家相等续编而成。法氏时宗室乡会试尚未定期举行,故其书未及。王家相曾有所补辑,钱氏复补辑之,别为此编。起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迄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奉天府丞例兼学政,法书未及之,并为补辑,始康熙三年(1664)

  • 陈贞节

    【介绍】: 唐颍川人。玄宗开元初为右拾遗。初,隐、章怀、懿德、节愍四太子并建陵庙,分八署,置官列吏卒。贞节以为非,上书争之,诏减吏卒半。官终太常博士。 【陈贞节作品 ==>】 

  • 本年重要作品:。

  • 西平府

    地名。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唐代为灵州。西夏建国前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李德明的统治中心。宋咸平五年(1002)被继迁攻占。继迁因世爵西平,又受辽封为西平王,改为西平府,次年令弟继瑷与牙将李知白督众立宗庙,置官衙,遂定为都城。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今宁夏银川),定为新都后,府建制依旧。毅宗时为翔庆监军司治所。仁宗时,外戚权臣任得敬晋爵为楚王,以此为基地,役民夫10万修城,以翔庆军司为

  • 读音:xū【音】 亦音于(Yú)(15,60)。【源】 春秋时蔡仲之后有盱氏(17,60)。【变】 一说,应从目从干、音干,为〔盰〕(15,21)。【望】 豫章(418)。【人】 盱烈,汉时豫章人,相传后得仙(15,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太平图话姓氏综》 云: “公孙盱之后。”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音 ‘于’ 。《路史》 :‘蔡仲后有盱氏’。” 《中文大字典》

  • 燕山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燕山左卫在洪武间为北平属卫,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升亲军,掌守卫皇城东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 两虎相争

    见“两虎相斗”。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必有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