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清史稿·李永芳传》

《清史稿·李永芳传》


清史稿
原文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在明官抚顺所游击。太祖克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走叶赫。太祖伐叶赫,叶赫愬于明。明使告太祖,诫毋侵叶赫、太祖以书与明,言叶赫渝盟悔婚,复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诣抚顺所,永芳迎三里外、导入教场,太祖出书畀永芳,乃引师还。
    后三岁为天命元年,又三岁,始用兵于明,师至抚顺所,遂合围,使持书谕永芳曰:“明发兵疆外卫叶赫,我乃以师至。汝一游击耳,战亦岂能胜?汝多才智,识时务,我国方求才,况如汝者,有不加以宠荣与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战,我矢岂能识汝?若我师入城,男妇老弱必且惊溃。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
    永芳得书,立城南门上请降,而仍令军士备守具。上命树云梯以攻,不移时,师登陴,斩守备王命印等。永芳冠带乘马出降,匍匐谒上,上于马上以礼答之,传谕勿杀城中人。明日,命隳其城,编降民千户,迁之赫图阿喇。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六年,下辽、沈。永芳皆从,以功授三等总兵官。明巡抚王化贞及诸边将屡遣谍招永芳,永芳辄执奏,上嘉奖,敕免死三次。
太宗即位,以朝鲜与明将毛文龙相应援,命贝勒阿敏等帅师讨之,永芳从。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机度义而行。”克义州,分兵攻铁山,击走文龙:进下定州、安州,次平壤,遂渡大同江。
    朝鲜毛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萌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遣大臣莅盟。阿敏欲遂攻其都城,永芳进曰:“前与朝鲜书,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今食言不义。盍暂驻待之?”诸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尔蛮奴,何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师再进,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师,卒如永芳议,遣刘兴祚、库尔缠如倧所,莅盟而还。
    八年,永芳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十八》)

译文
    李永芳,是辽东铁岭人。曾经担任明朝抚顺千户所游击。太祖努尔哈赤攻克乌喇部,鸟喇部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太祖又征讨叶赫,叶赫部向明朝求援。明朝遣使告誡努尔哈赤,不许他侵犯叶赫。努尔哈赤修书给明朝.表示叶赫背弃盟约,撕毀婚书,又藏匿布占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将努尔哈赤引入教场。努尔哈赤将回复的书信交给李永芳,才率军返回。
    过了三年,是后金天命元年,又过了三年,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军队到达了抚顺所,将抚顺围困起来,派使者送书信给李永芳道:“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们的国家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怎能不和我们的一等大臣一样加以重用呢?你要是想开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如果我的军队攻入城中,城中的百姓定将受到惊吓而溃逃。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你想我如果连这区区一座小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
李永芳看完书信后,马上登上南门请降,但仍命士卒准备防御战具。太祖命令军队用云梯攻城,不多时,便就登上城池,斩杀守备王命印等人。李永芳穿戴整齐骑马出城投降,并匍匐在地,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马上答礼,命士卒勿杀城中百姓。次日,努尔哈赤下令摧毁抚顺城,将城中百姓编为千户,迁到赫图阿喇。按照明朝官制设置大小官属,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把太祖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许配给他为妻。太祖攻打明朝边城,抚顺是第一个;明朝投降的边将,也是从李永芳开始的。
后金六年,太祖攻打辽阳、沈阳,李永芳都眼随太祖,凭借军功被授予三等总兵官。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和边城的各将领多次派人招降他,他都上奏太祖,太祖嘉奖他,赐他“免死三次”的特权。
    皇太极继位,因为朝鲜与明朝将领毛文龙和互声援,便派贝勒阿敏等人牟领军队征讨朝鲜,李永芳也随军出征。皇太极告诉阿敏等人说;“朝鲜理应征讨,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一定要查看机会,权衡义理。”军队攻克了义州,分兵攻打铁山,击败毛文龙;又接连攻下宠州、安州,驻扎在平壤,于是渡过大同江。
    朝鲜王李倧遣使送佰请和,诸见勒回复书信历数他的罪行,答应他只要朝鲜派大臣会盟,便班师回国。朝鲜使者走后,军队继续进军,驻兵黄州,李倧又派人疾驰告知已派大使前来。这时,阿敏要攻打朝鲜的都城,李永芳道:”我们此前曾说朝鲜会盟便即班师,如今却要食言,是为不义。何不暂且驻兵等待朝鲜会盟的大臣到来?诸贝勒都贊同李永芳的意见,阿敏大怒,斥责他道:“你这个蛮奴,怎么这么多话!难道我不敢杀你吗?”率军继续攻打,驻扎在平山。李倧派遣大臣到军中,最终阿敏采纳李永芳的建议,命刘兴祚、库尔缠前去面见李信,缔结盟约后撤军。
    天聪八年,李永芳病逝。

《清史稿·李永芳传》    

猜你喜欢

  • 捕鹞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列士传》:“魏公子无忌方食,有鸠飞入案下,公子使人顾望,见一鹞自屋上飞去。公子乃纵鸠,鹞逐而杀之。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归无忌,意(原作競,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引改)为鹞所得,吾负之。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于是左右宣公子慈声旁国。左右捕得鹞二百余头,以奉公子。公子欲尽杀之,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上曰:‘谁获罪无忌者耶?’一鹞低头,不敢仰视。乃取杀之,尽放其余。

  • 陈梓卒,年七十七。

    据丁子复《杨园先生年谱》附录《陈梓传》(《碑传集》卷一二七)。《陈一斋全集》嘉庆二十年胡敬义堂刊行,又名《客星山人所著书》。据《中国丛书综录》。《国朝文汇》乙集卷七录其《朱翁子论》等文十篇。《晚晴簃诗汇》卷七〇录其诗十一首。

  • 刘光第

    【生卒】:1859——1898 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杨锐为友。维新运动起,被荐举参新政。面陈时危民困,外患日迫,宜虚怀图治。戊戌政变起,自投狱,被杀。著有《介白堂诗文集》。 【生卒】:1859—1898【介绍】: 清四川富顺人,字裴村。光绪九年进士,

  • 渭沱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渭沱镇。清光绪 《合州志》 卷4: 渭沱 “距城三十里”。 在重庆合川市西南部、涪江左岸。面积57.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渭沱场,人口 3460。地当江边回水沱湾,上有青竹险滩,江水激荡,有如沸渭,故名。明洪武时为江岸码头,成集市,属石城

  • 横科暴敛

    同“横征暴赋”。《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见“横征暴赋”。《元史高丽传》:“佥议司农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

  • 秋官正兼冬官中官正

    伎术官名。元置,属太史院,秩正五品,员额一人。

  • 孟子于本年自邹至滕,滕君“馆于上宫”,厚待之,孟子答滕文公多次咨询,并回答然友关

    同先儒后农之陈相进行了战国时“儒”、“农”学派间一场重要论战,又答公孙丑“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之问。

  • 东椗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甲洲间,要求互市”。即此。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莆头……要求互市”,即此。又见清《海国闻见录》图。

  • 赤水营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赤水镇。《清一统志叙永厅》:赤水营“在永宁县东南。本朝设守备驻防。旧名龙场营。乾隆四十年移驻赤水河,改今名”。

  • 奏差

    官名。元、明、清在某些官署中设置的供差遣的官职,品秩不一。明清又置为衍圣公府属官。明代以流官充任,清为正七品。 【检索奏差 ==>】 古籍全文检索:奏差     全站站内检索: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