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山佩玦

东山佩玦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北狄一支系,在今山西垣曲一带。)……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偏衣,以背缝中分,左右异色,故曰偏,半同公服色),佩之金玦(金玦,青铜做成像玉玦之佩饰,起兵符之用。)。……狐突叹曰:‘……衣之龙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狐突,字伯行,狐偃之父,晋文公重耳之外祖父。尨衣,指杂色的偏衣。衣纯色之服,为躬亲之象征,故衣尨衣远其躬也。佩玉为常度,佩玦为异常。)。”

春秋时,晋献公听信夫人骊姬的谗言,决定遣太子申生将兵伐东山皋落氏。在这件事情上,骊姬对申生暗隐“危身于狄,起谗于内”的陷害阴谋。出征明,晋献公赐给申生的不是纯色朝服,而是杂色偏衣,不是美玉,而是金玦。对此,太子手下的大臣各有不同看法。大夫狐突从“偏衣、金玦”上,察觉到献公疏远太子的心思。后因以“东山佩玦”用为孝子遭离间被谗害的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玦,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


【检索东山佩玦 ==>】 古籍全文检索:东山佩玦     全站站内检索:东山佩玦

猜你喜欢

  • 刘继元

    五代北汉主刘曼子。刘继恩弟。公元968年兄卒,继位称帝。诛杀宗室几尽,曾据守太原,挫败宋太祖进攻。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降于宋太宗,封彭城公,北汉遂亡。 【生卒】:?—990至994间【介绍】: 五代末、宋初北汉国君。本姓何。刘钧养子。兄刘继恩嗣位,进太师,兼太原尹。继

  • 中兴路

    元天历二年(1329)置,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石首市以北、监利县以西、枝江县以东地。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荆州府。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江陵路置,治江陵县(今荆州市)。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以西,荆州市以南,石首市以北,枝江市、松滋市以东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置荆州府。

  • 熟读精思

    精:专一,深入。反复地阅读,深入仔细地思考。《宋史.徐中行传》:“(中行)得(胡)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也作【熟读深思】。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上问计于卢杞》

    资治通鉴原文: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

  • 丰城剑气

    晋 王嘉《拾遗记.昆吾山》载:相传昔吴国武库中的兵刃铁器俱被黄、白二兔食尽,杀之,腹有铁胆肾。王乃召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后以石匣埋藏。及晋中兴,夜有紫气冲斗牛。张华使雷焕为丰城县令,掘而得之。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遇害,失剑所在。焕子佩其一剑,

  • 骊姬

    【生卒】:?—前651 【介绍】: 春秋时骊戎之女。晋献公十一年,伐骊戎,得骊姬以归。有宠,立为夫人。生奚齐,欲立为太子。乃赂献公嬖臣梁五及东关五,谮群公子而出之。又谮杀太子申生,逐公子重耳、夷吾。献公卒,晋乱,里克杀奚齐、卓子,并杀骊姬。 【骊姬作品 ==>】 

  • 钧天九奏

    同“钧天广乐”。宋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之五:“苍颜华发鹓行里,也听钧天九奏声。”

  • 北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1933—1944年和1948—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长洲县记:“城北有南桥、北桥、西永昌等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吴县北有“北桥镇”。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西北部,南濒漕湖,北临鹅真荡。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北桥,人口 24

  • 良价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 【良价作品 ==>】 

  • 梦寐不忘

    偏正 寐,睡着。做梦都忘不了的事物。比喻对人或事物强烈、深切的思念。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15章:“伏思我公……孤忠耿耿,至今~。”△多用于描写人的思想状态。→梦寐以求 梦想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