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誓墓

誓墓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

晋王羲之与王述情感不合。羲之为会稽内史,王述一次到郡督察政务,羲之认为与他打交道是一种耻辱,于是假托有病,离开郡治,到父母墓上宣誓不再出仕。旧以“誓墓”用来喻指辞官归隐,誓不再出仕。宋.陆游《上书乞祠》诗:“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猜你喜欢

  • 姚关

    在今云南施甸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19湾甸州: 姚关在 “州北七十里,东北接顺宁府界。万历十一年缅陷木邦,湾甸酋景宗真复导缅寇姚关,焚掠顺宁。明年官军进讨,缅酋复合东西诸路兵进寇姚关,参将邓子龙大破之于攀枝花,其地在姚关南也。十三年添设姚关守备于此”。

  • 许亨为征西中记室,兼太常丞。

    《陈书•文学传》之《许亨传》说:“许亨字亨道,高阳新城人,晋徵士询之六世孙也。曾祖珪,历给事中,委桂阳太守,高尚其志,居永兴之究山,即询之所隐也。祖勇慧,齐太子家令、冗从仆射。父懋,梁始平天门二郡守、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以学艺闻,撰《毛诗风雅比兴义类》十

  • 湘水镇

    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湘水寺,人口680。清顺治年间曾建寺于湘水河岸,故名。1950年设湘水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海棠、红旗二乡合并设湘水镇。主产稻、玉米,盛产茶叶、油菜籽、杜仲、天麻、花生。有制茶、水泥

  • 忠孝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初,治今湖北恩施县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称忠孝军民府。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更为长官司,以田墨司为长官。不久复升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令田大英充安抚使,隶施州卫管辖。清兴,因明制。康熙八年(1669),令田京袭安抚使,累授总兵衔。雍正十三年(1735),安抚抚田璋被迫呈请改土归流,辖地并入恩施县。

  • 崇德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孤稳斡鲁朵”(“孤稳”意为“玉”,“斡鲁朵”意为“宫”)。为承天皇太后※萧绰(辽景宗※耶律贤后)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为帝后私有。主要任务为“入

  • 琵琶洲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城南信江中。《寰宇记》卷107饶州余干县: 琵琶洲 “盖江水回抱,积沙而成,状如琵琶焉”。《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余干县:琵琶洲“在县治南水中,拥沙成洲,状如琵琶,因名”。 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郊,珠江北派南岸。今名琶洲。《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 盐锅峡

    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甘肃省东南部西缘、永靖县境内。因古代曾在峡谷一侧设盐场熬盐,故名。峡长3.5千米,落差6米。两岸山峰壁立,水流奔腾湍急,富水力资源。建有盐锅峡水电站。

  • 行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朝于军务繁多、地位冲要之处置。简称行都司,制同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及经历司经历、断事司断事等官。共有陕西(驻河州)、山西(驻大同)、福建(驻建宁)、湖广(驻郧阳)、四川(驻建昌)五行都司。洪武中曾改北平都司为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改为大宁都司。

  • 韬戈偃武

    谓收藏兵器,停止武备,以修文治。《隋书.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并列 隐藏兵器,停止武备。指偃武修文。《隋书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月,~,天下晏如。”△多用于战事方面

  • 黄连坡镇

    即今四川西昌市南黄联关镇。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黄连坡 “距县五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