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贡嘎县

贡嘎县

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羊卓雍错东北。属山南地区。面积 2200 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5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吉雄镇。贡嘎,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贡,系方位词,为“上方、前面”之意;嘎,为“白色”之意。“贡嘎”一词,在此意指“旧宗政府上方的山呈白色”。曾译贡噶、贡喀、孔嘎、孔噶、公哥儿寨;又写贡日嘎布、日噶公噶尔、日喀尔公喀尔。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时属蔡巴(曾译搽里八)万户府领地。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在境内置贡噶宗。清统治西藏后,该地属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清末归洛喀基巧(山南总管)辖。1960年贡噶宗与堆、札、隆巴、杰德秀、昌谷五谿合并,改设贡噶县,属山南专区(1970年改称山南地区)。1976年改名为贡嘎县。地处雅鲁藏布江流域,拉萨河在附近汇入江中,江水由西向东流,将县境切割成南大北小的两部分。地势南北均高,但河谷地平坦。海拔 3500 米左右。属高原温带气候。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农产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还产桃、核桃、苹果等。畜产牦牛、犏牛、藏系绵羊、山羊、马等。野生动物有獐、藏羚羊、狐狸、水獭、旱獭以及黑颈鹤、藏马鸡等。有贝母、冬虫夏草、大黄、雪莲等药材。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氆氇、藏被、围裙等,所产杰德秀围裙闻名。拉萨—贡嘎机场专线公路、拉泽干线公路经此。拉萨贡嘎机场位于加珠林镇境内。古迹有多吉扎寺、贡嘎曲德寺等。


猜你喜欢

  • 三史拾遗

    书名。清钱大昕撰。五卷。是书对《史记》、《汉书》、《后汉书》进行校勘、考订,类似今日之校勘记。作者企图通过文字的校勘,以订补史实。采用纪、传、志、表互校的办法,或用碑志及有关文献的同一记载排比,实为《廿二史考异》之续作或补遗,故称《拾遗》。与《诸史拾遗》

  • 祝泌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子泾。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饶州路三司提干。年老乞休,御书“观物楼”扁额赐之,遂自称“观物老人”。宋亡,元世祖诏征不起。尝传邵雍“皇极”之学于廖应淮。有《皇极经世书钤》。 【祝泌作品 ==>】 

  • 曾鉌

    字怀清。清代后期人。姓喜塔腊。隶满洲正白旗。宁夏将军庆昀之子。以任子为工部主事,充军机章京。光绪中,历任陕西督粮道、甘肃布政使、湖北巡抚。兴三辅文教,劝课蚕桑。假陕甘总督印上陈补官、掣签、度支、讼狱四事,请变通成法。被劾革职。【生卒】:?—1900清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怀清。起家笔帖式,官至湖北巡抚。戊戌政变后,抗疏言变法之利,请复行所罢诸新政。诏褫职。后穷饿死。

  • 喜怒不形于色

    色:脸色。 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 形容人有涵养,能控制感情。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喜怒不形于色。好豪侠,年少争附之。”《晋书.阮籍传》:“阮籍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魏书.世宗纪》:“帝幼有大度,喜怒不形于色。”《北史.后妃传.明元密皇后》:“性恬素寡欲,喜怒不形于色。”明.李贤《古穰杂录》:“吏部尚书郭琎,临事从容,喜怒不形于色。”主谓 形,表现。色,脸色。喜怒不表现在脸

  • 南枝鸟

    比喻离开故土之人。清王士禛《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诗: “开窗邻竹树,高忱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参见:○越鸟南栖 【检索南枝鸟 ==>】 古籍全文检索:南枝鸟     全站站内检索:南枝鸟

  • 司正郎

    散官名。金代置,为司天监散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九阶,秩正八品下。元沿置,为十四阶之第九阶,秩正七品。明洪武四年(1371)亦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灵台郎。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 【检索司正郎 ==>】 古籍全文检索:司正郎     全站站内检索:司正郎

  • 拙口钝腮

    同“拙嘴笨舌”。《西游记》第四三回:“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又第八八回:“师父,我等愚卤,拙口钝腮,不会说话。” 见“拙嘴笨舌”。钱钟书《围城》6:“方鸿渐平日爱唐小姐聪明,这时候只希望她~,不要这样咄咄逼人。”

  • 汪琬

    【生卒】:1624—169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苕文,号钝翁,小字液仙,晚号尧峰。顺治十二年进士。历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授编修,与修《明史》。在史馆撰稿甚勤,不肯屈从人意,旋即乞病归,居尧峰山。古文从欧阳修入,而仿佛明归有光,经学

  • 杳无人烟

    杳:深远。人烟:指住户。形容荒凉偏僻。《西游记》六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述宾 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西游记》64回:“似这~之处,又无怪兽妖禽,怕她怎的?”苏叔阳《大地的儿子》:“在这~的草地上,红军只有可怜

  • 弇口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永定元年 (557),“王琳至弇口,……琳据东岸,安都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大败”。胡三省注: “弇口,弇水入江之口,正对北岸大军山。”即弇水(一作塗水,今名咸河、金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王琳败擒侯安都、周文育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