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朱见治

朱见治

【生卒】:?——1472

    英宗第八子。成化二年(1466)封忻王,未到封地,八年死。


【朱见治作品 ==>】 

猜你喜欢

  • 急选

    明清吏部铨选制度。又称单月选。明制,凡内外官出缺,由吏部选补,其改授、改降、丁忧、候补者归单月选。所谓急选,有在选班中快于他人被选补之意。清因之,以属于补班之官员入单月选。后又以除班之满洲期满教习及捐输、议叙二项入满洲单月选班;以除班之进士、举人及捐输议叙

  • 东渭桥

    木梁桥。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北五十里。《史记》:汉景帝前五年(前152)三月作阳陵(在今高陵县境)渭桥。司马贞索隐云:渭桥有三,通咸阳路者曰西渭桥,通东陵路者曰东渭桥,在长安城北者曰中渭桥。灞水合渭之地有东渭桥。 【检索东渭桥 ==>】 古籍全文检索:东渭桥     全站

  • 国家多故

    故:事故,患难。国家连续出现重大患难。《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方国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未遑:没有闲暇。)太平天国.赖文光《自述》:“六年秋,值国家多故之际……弃文而就武,奉命出师江右。”也作 ① 【国家多难】。《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

  • 储秀宫

    在北京故宫西六宫内东北侧,与翊坤宫、体和殿组成一个院落。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建。清顺治十二年 (1655) 重修。为明清两代后妃居住之所。清慈禧入宫被封兰贵人,生同治皇帝于此。慈禧五十寿辰时在此祝寿。

  • 妇姑勃谿

    《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妇姑,媳妇与婆婆;勃谿,家庭中争吵。后用为内部斗争的典故。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 主

  • 王端履

    清浙江萧山人,字小穀。嘉庆十九年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有《重论文斋笔录》。

  • 青顾

    同“青眼”。宋陈亮《祭胡彦功墓文》:“惟此愿之未偿,孤畴昔之青顾。”【词语青顾】   汉语词典:青顾

  • 兰州府

    清乾隆三年(1738)改临洮府置,为甘肃省治。治所在皋兰县(今甘肃兰州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靖远、榆中、渭源、临夏等县地。1913年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移治兰州,改为兰州府,治皋兰县(今甘肃兰州市)。为甘肃省会。辖境约今甘肃省兰州、榆中、临洮、临夏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疏食:粗粮。肱( ㄍㄨㄥ gōng ):泛指胳膊。枕:动词,枕着。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这里面也大有乐趣。 古时形容人安贫乐道。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陆九渊《与诸葛诚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者,亦人耳。”

  • 影之像形,响之应声

    影子和物形不差,发声和回声相应。 形容事物感应迅速。语出《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孔安国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说苑.指武》:“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如庞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汉书.天文志》:“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影)之像形,乡之应声。”颜师古注:“乡读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