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江县

蒲江县

亦作蒱江县。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定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元和志》 卷31蒲江县: “南枕 (蒲) 江水,因以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废入邛州。明洪武六年 (1373) 复置,属嘉定府。移治今蒲江县。成化十九年 (1483) 改属邛州。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为本县人。


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成都市。面积580.4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9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鹤山镇。汉临邛县地。西魏恭帝置广定县,为蒲原郡治。隋开皇初废蒲原郡。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定名蒲江县,以境内蒲江河为名。《元和郡县治》:“县南枕江水,因以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宋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县入邛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初属嘉定府,后属邛州。清因之。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属温江专区。1960年并入邛崃县,1962年复置。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划属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县境多为低山丘陵。河流属岷江水系。蒲江河于县西南入境,北东流至五星乡纳西来之临溪河后东流出境,形成两河沿岸冲积平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豆类。以蒲李、油条果、苡仁著称。矿产有煤、铁、天然气、蒲江砚石等。有机械、造纸、肥皂、化肥、食品等业。川藏公路经县境西北。名胜古迹有飞仙阁、二郎滩摩崖造像、朝阳湖、长滩湖、石象湖等。


猜你喜欢

  • 章允贤

    明池州府青阳人。嘉靖八年进士。历礼、刑二科给事中。以疏论武定侯郭勋、御史胡守中罪,名震京师。

  • 融融洩洩

    《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杜预注:“融融,和乐也。洩洩,舒散也。”后因以“融融洩洩”形容和乐舒畅。清 钱谦益《范太公八十序》:“匡床坐谈,石鼎聊句,融融洩洩。”

  • 宿应麟重刊徐阶《少湖先生文集》。

    宿应麟为徐阶门人。其《刻少湖先生文集跋》云:“少湖徐老先生文集,予得之南宇高太史氏,拜而读之,皆发前圣之蕴,信其言之载道,而传之可永也。乃重梓之,以与同志者共勉焉。同志之士苟读先生之言而有得,其尚服膺勿失也哉!嘉靖丁巳三月甲子,门下晚学东莱宿应麟谨识。”

  • 清浅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后因以“清浅”指银河。唐李白《游太山》诗之六:“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唐孟郊《古意》诗:“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词语清浅】   汉语词典:清浅

  • 辛弃疾起为福建提点刑狱。

    赋《浣溪纱》(细听春山杜宇啼),序云:“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途经建阳,与朱熹相会。《朱子语类》卷一三二:“辛幼安为闽宪,问政,答曰:‘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或作玟王,見何尊(集成06014)、天亡簋(亦稱大豐簋、毛公聃季簋、朕簋,集成04261)、周公方鼎(集成02268)、大盂鼎(集成02837)、班簋(集成04341)、史牆盤(集成10175)、鐘(集成00251)、逨盤(盛世吉金30頁),即周文王,古公亶父之孫,姓姬名昌,商紂王封為西伯,史

  • 铜罐驿镇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南部、长江北岸。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冬笋坝,人口1.3万。清代设驿站,相传清光绪年间在江边发现一古铜罐,故名。原属巴县辖地,1930年设铜罐乡。1956年由该乡划出部分辖区成立冬笋坝镇。1958年改为铜罐公社,1981年复乡。1984年与冬

  • 坚如盘石

    《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李善注引《声类》:“盘,大石也。”后以“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如: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坚如磐石。 述补 坚固得有如巨石。形容极其坚固,不可动摇。语本《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良无盘

  • 萧誉

    南朝梁人,字重孙,昭明太子第二子。普通二年(521)封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改封河东郡王。历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湘州刺史。侯景之乱,率军入援,建康城陷,还湘州。为梁元帝遣军所围,兵败被杀。(,参见《南史》)【生卒】:?—550南朝梁南兰陵人,字重孙。昭明太子萧统次子。封河东郡王。除宁远将军,累迁湘州刺史。侯景之乱,率军入援。台城陷,还湘镇。雍州刺史张缵密报湘东王萧绎(元帝),云誉将袭江陵。

  • 城阳国

    西汉文帝二年(前178)以城阳郡置国。治莒县。十一年,国除为郡。十六年,复为国。成帝永始以后辖境相当今山东沂南县和蒙阴县东部、莒县西部地。《资治通鉴》:东汉建武五年(29),耿弇引兵“至城阳,降五校余党,齐地悉平”,即此。十三年废。 【检索城阳国 ==>】 古籍全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