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婷婷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隋唐演义》六七回:“刚到山门,只见袅袅婷婷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亦作“袅袅娉娉”。《隋唐演义》三○回:“不一时,只见众夫人多打扮得鲜妍妩媚,袅袅娉娉,齐走进轩来。”
并列 袅袅,轻盈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身材苗条的女子行走时体态轻盈的样子。《隋唐演义》67回:“刚到山门,只见~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褒义。描写女子姿态柔美的用语。→仙姿玉貌 ↔香消玉减。也作“袅袅娉娉”、“袅袅娜娜”。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隋唐演义》六七回:“刚到山门,只见袅袅婷婷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亦作“袅袅娉娉”。《隋唐演义》三○回:“不一时,只见众夫人多打扮得鲜妍妩媚,袅袅娉娉,齐走进轩来。”
并列 袅袅,轻盈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身材苗条的女子行走时体态轻盈的样子。《隋唐演义》67回:“刚到山门,只见~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褒义。描写女子姿态柔美的用语。→仙姿玉貌 ↔香消玉减。也作“袅袅娉娉”、“袅袅娜娜”。
指今吉林桦甸市一带地。清同治、光绪间山东人韩显忠在夹皮沟挖金,聚众数万,占据附近之地,形成独立王国,故绰号边外,称所占之地曰韩边外。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韩边外: 韩籍山东,富才略。当前清同、光间,招集燕齐流民于夹皮沟掏采金矿,严约束,远斥堠,生聚
【介绍】: 元江州路湖口人,字叔高。常在庐山林木间读书,称之为木斋。文宗至顺间,由艺文监修书借授进贤邬子寨巡检,辟闽海帅司掾,调将乐县主簿,迁南安县。 【方积作品 ==>】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当周顺昌被禁卫吏役逮捕时,他与马杰、沈扬、杨念如及顺昌舆隶周文元等,为顺昌乞命,率众殴击旂尉,被定大辟罪。吴人感其义,合葬虎丘傍,题碑曰“五人之墓”。明苏州府吴县人。市井小民。天启六年,魏忠贤遣缇骑至苏州捕原吏部主事周顺昌。吴民愤怒,号冤者塞道,执香乞命者数万人。旗尉语不逊,众益愤,击毙一人。事后,佩韦等五人挺身就缚,论大辟。临刑,皆延颈就刃,曰我等好义,非乱也。监司张孝流涕
【生卒】:?~764?【介绍】: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萧嵩子,袭封徐国公。历任司勋郎中、工部侍郎、魏州刺史、尚书右丞、河中尹等职,上元二年(761)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宝应元年忤李辅国,罢相为礼部尚书,复贬峡州员外司马,量移江州刺史,卒于任。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同“登坛拜将”。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词语登坛】 汉语词典:登坛
源见“朱衣点头”。指甄拔人才的神人。《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不知暗中自有朱衣人作主,直弄得试官头昏眼闷,好的看做不好,不好的看做好。” 【检索朱衣人 ==>】 古籍全文检索:朱衣人 全站站内检索:朱衣人
金置,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二十五里泽掌镇。《金史· 地理志》: 绛州正平县有 “泽掌镇”。即此。在山西省新绛县北部。面积81.2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泽掌,人口 3200。志载村北有泉水分五股南流,状似掌,村居中,故名泽掌。1947年为四区,1953年设泽掌乡,1958年为大跃进公社。1961年析置泽掌公社,1984年设镇。地处吕梁山麓洪积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农机、皮革、陶瓷
东魏范阳遒人,字元珍。祖季真子。少时耽书,常以夜继昼,时号圣小儿。及长,以文学见重。孝文帝时拜太学博士,掌彭城王元勰书记。尝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自成一家风骨,何能同人共生活也。”后因贪货贿屡受迁谪。孝庄帝末典造金石雅乐,成,迁车骑大将军。孝武帝即位,以太常行礼,得封文安县子。孝静帝天平初,以议迁都功,进伯爵。
清浙江诸暨人,字蓉曙。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松江知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授川东道,引疾归。著有《明逸民诗》、《畸庐稗说》等。 【检索陈遹声 ==>】 古籍全文检索:陈遹声 全站站内检索:陈遹声
即今四川古蔺县。《明史·樊一蘅传》:清顺治二年(1645),张献忠义军攻叙州,“一蘅退屯古蔺州”。即此。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古蔺州巡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移永宁县于此,寻改为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