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是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激流之中,形如柱,故名。后以砥柱中流喻指坚强的、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亦作“中流砥柱”、“中流底柱”。
《民国通俗演义》五五回:“以一省之治安,砥柱中流,故虽首都沦陷……卒得转危为安,金瓯无缺。”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见“中流砥柱”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是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激流之中,形如柱,故名。后以砥柱中流喻指坚强的、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亦作“中流砥柱”、“中流底柱”。
《民国通俗演义》五五回:“以一省之治安,砥柱中流,故虽首都沦陷……卒得转危为安,金瓯无缺。”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见“中流砥柱”
晋、南朝时,帝王仪仗所执之刀称御刀,引申为帝王左右之执刀卫士。又专指南朝齐东昏侯左右之佞幸宠臣。参见“刀敕”。 【检索御刀 ==>】 古籍全文检索:御刀 全站站内检索:御刀
南朝梁置,治所在龙巢县(北周改左阳县、隋改真阳县,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隋大业三年(607)废。
即“清开国方略”。 【检索皇清开国方略 ==>】 古籍全文检索:皇清开国方略 全站站内检索:皇清开国方略
刘基《泗滨美石》【原文】泗水之滨多美石。 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 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清 李渔《蜃中楼.姻阻》:“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礼,行到我家来。”鲁迅《彷徨.
同“残兵败将”。明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见“残兵败将”。明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
其他 一召唤就前来,一挥手示意就离去。形容随意地对人呼来唤去。[例]侍女是没有人格尊严的,主人要她们~,不许有丝毫的不满情绪。△多用于待人处事方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皮司长官,掌各种皮革的加工、缝制。下设小司皮上士以佐其职,领裘工中士、履工中士、鞄工中士、 工中士、 韦工中士、 胶工中士、 毳工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周礼·天官》有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理制作大裘,供给王祭天时穿着的祭服。并掌理王邦中一切有关皮革的事务,每年终了加以会计。北周依《周礼》于冬官府置司皮下大夫,
朱千乘作《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诗》,朱少瑞有诗《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空海于贞元二十年十二月抵达长安,二十一年四月住长安西明寺求法。本年春离长安,四月在越州,随即出海归国。后在日本有《书刘希夷集献纳表》、《献杂文表》,著有《文境
亦作福荫寺。清嘉庆九年 (1804) 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嘉庆十一年赐名 “福因寺”。因地处定远营 (后改名巴彦浩特) 北,俗称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之一。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