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白在鄂州。

李白在鄂州。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及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后至岳阳,有诗《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夜泛洞庭湖寻裴侍御清酌》《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秋登巴陵望洞庭》《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九月,将南行,有诗《荆州贼乱临洞庭湖言怀作》《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贾至有诗《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至零陵,有《赠卢司户》《秋夕书怀》等。【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太守良宰】《李诗选注》:“盛唐大家略脱小疵,后世拘忌太甚,故论事叙情晦而不明,迂而不切,但泛泛于形影之间而已。此后世之诗所以不如唐,唐人之诗所以不如李杜也。说者谓杜子《北征》、李白《书怀》皆长篇之作,冠绝古今,可拟风雅。然《北征》论时事而辞义严正,《书怀》敷大义而痛切激扬,比而较之,《书怀》虽不若《北征》之纯,而辞藻清丽,情思忧乐,充然有余;所以明治乱之迹,著君臣之义者,则又未尝不皎然而明白也。此二公俱大手笔,叙事有条,整而不乱,宜芳誉并称而世为天下之法也。”《唐宋诗醇》卷五:“白之从璘辟也,苏轼辨其由于迫胁,论甚平允。此篇历叙交游始末,而白生平踪迹亦略见于此。‘十月到幽州’一段盖白自被放后,北游燕赵,观听形势,知禄山之必叛,尾大不掉之害,欲言不能,述之犹觉痛切。至于潼关失守,江陵煽乱,与白之为璘所胁受累远谪,无不明如指掌。结尾一段,虑庙堂之无人,忧将帅之不一,而贼之不得速平,与前遥相照应。通篇以交情时势互为经纬,汪洋浩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与《北征》并峙。”《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五古凡例”:“太白生平略具,纵横恣肆,激宕淋漓,真少陵《北征》劲敌。后人舍此而举昌黎《南山》,失其伦矣。”

猜你喜欢

  • ①同镐。周武王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②春秋晋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左传》哀公四年(前491):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战国为赵邑。《战国策赵策二》:“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非社稷之神灵,即鄗几不守。”汉置县。 【检索鄗

  • 五官司书

    官名。又称司书。清代钦天监时宪科之属官。顺治元年(1644)设。汉官一人,秩正九品。掌校刊时宪书,领布四方。 【检索五官司书 ==>】 古籍全文检索:五官司书     全站站内检索:五官司书

  • 孟渎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三十里奔牛镇东南孟河,南接运河,北流六十里入江。《新唐书地理志》 武进县: “西四十里有孟渎,引江水注通漕,溉田四千顷。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因故渠开。” 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孟河。唐元和八年(813年)常州刺史孟简因故道疏凿,故名。东北通长江,

  • 王安石于十一日,作《进戒疏》。

    王安石以吕诲疏论其十大罪,乞辞位,神宗奉还其奏,令视事如故。

  • 名士夙儒

    并列 夙,早,素有。才德高纯,名气很大的人;也指年纪很小但已卓有成就的学者。《唐书萧复传》:“复尝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不与游。”△褒义。多用于品行气度高雅人的称谓方面。→名士风流

  • 武龙州

    元改武笼羁縻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明废为武隆土巡司。 元改武笼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属右江道。明初废为武隆土巡检司。

  •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堂堂:壮盛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一作“整整”。 形容军容壮盛整齐。 也比喻行事光明正大。语出《孙子.军争》:“无要( ㄧㄠˊ yáo )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阵)。”后多引作〔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文选.钟会〈檄蜀文〉》李善注引《黄帝出军诀》:“始立牙之日,吉气来应,旗幡指敌。或从风而来,金铎之声扬以清,鼓鞞之音婉而鸣。是谓堂堂之阵,整整之旗。此大胜之征也。”宋.陈亮《又甲辰秋书》:“至于

  • 贺真城

    古城名。又作屈真川、吐护真。“贺真”,吐谷浑语,意为“土河”。吐谷浑入居青海后,以其先祖所居之河名命名此城。故址在今青海西南茶卡盐池附近之柴集河(一说在惠渠)。南北朝时吐谷浑可汗夸吕据此。西魏恭帝三年(556),西魏凉州刺史史宁与突厥木杆可汗合击吐谷浑,木杆可汗拔此城,虏夸吕妻子,与史宁会于青海。

  • 和州回鹘

    即西州回鹘、高昌回鹘。9世纪中叶由西迁之回鹘一支所建,都高昌城 (又名和州城,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辽史·属国表》: 太祖元年 (907) 十二月,“和州回鹘来贡”。又 《金史· 太宗纪》: 天会九年 (1131),“和州回鹘执耶律大石之党撒八、迪里、突迭来献”。

  • 桂树一枝

    比喻才华出众之人。唐李商隐《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守戒》: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参见:○折桂 【检索桂树一枝 ==>】 古籍全文检索:桂树一枝     全站站内检索:桂树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