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城县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改临汉县置。治今湖北襄樊市西北。属襄州。北宋末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七年(1137)省为镇,属襄阳县。
【检索邓城县 ==>】 古籍全文检索:邓城县 全站站内检索:邓城县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改临汉县置。治今湖北襄樊市西北。属襄州。北宋末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七年(1137)省为镇,属襄阳县。
【介绍】: 元真定路蠡州人,字道一。由直省舍人起家。顺帝至正元年由大宗正府员外郎迁秘书监丞,二年转兵部员外郎。 【王道作品 ==>】
一名融江六峒。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四十里司门前。濒临大融江。明于此设融江六峒巡司。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木册长官司: 栖凤山在 “司北十五里”。
即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陈奂传疏:“菽,豆之大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传说后稷弃是最早种大豆的人。初为主食,为五谷之一,汉以后向副食发展,制成豆腐等豆制品。唐时传入日本,十八世纪
翰林待诏王伾、山阴王叔文侍太子,并与吕温、柳宗元、刘禹锡等交结。
德宗时,李锜曾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等职,后转任镇海(治今江苏镇江)节度使。宪宗即位,欲削方镇,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罢李锜节度使之职使之任尚书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代之。李锜称病久不上任,欲抗朝命。李锜虽以判官王澹为留后代理节度使,实无诚意。后借故杀留后王澹及大将赵琦,又命其心腹镇将欲杀苏州、常州、湖州(治今江苏吴兴)、杭州,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刺史以反。常州刺史史颜防矫制称
清浙江嘉兴人,刘镛妾。工小楷,笔势极似镛。镛晚年书多出其手,人不能辨。
犹言泉水清澈碧透。唐元稹《独游》诗: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 参见:○自惭形秽 【检索卫玠清 ==>】 古籍全文检索:卫玠清 全站站内检索:卫玠清
字景初。吏部员外郎傅察孙。隆兴进士。历工部侍郎,右司郎官,知建宁、镇江府等。在任时陈三事:失民心、隳军政、启边衅。又谏立朋党相挤,非国之福。为蔡元定之谪死雪冤。嘉定八年(1215),以患病除宝谟阁直学士、通奉大夫致仕。虽老病,爱君忧国之念不衰。年八十四而卒,赠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好古。孝宗乾道中领乡荐。博学多闻,尝从刘清之讲学庐山。 【李师愈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