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

《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后以“日薄西山”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晋 李密《陈情事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快进博物馆了。”


主谓 薄,迫近。太阳就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行将灭亡。语本汉·扬雄《反离骚》:“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贬义。多用于描写衰败,接近死亡。→日薄虞渊 日薄崦嵫 日落西山 ↔日升月恒 如日中天 如日方升 旭日东升 方兴未艾 蒸蒸日上。也作“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西山日薄”、“西山日迫”。


解释 薄:迫近。本义指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 事物临近死亡。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扬雄是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和方言学家,字子云,四川成都人。 他的祖先本身居住在黄河和汾河之间,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和仇敌, 逐渐西移,最终定居在岷山南面的郫县。

扬雄从小就爱好学习,为人豪爽,但他口齿结巴,说话不流 利,因此喜欢沉默深思。他不过分追求富贵,不担忧害怕贫贱, 不假装清廉而博取名声。他有宏伟的抱负,博览圣贤典籍,爱好 作辞写赋。在扬雄之前,四川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非常佩 服他的文采,经常模仿他的作品。后来,他又觉得屈原的文才超 过了司马相如,每次读屈原的文章,没有不流眼泪的。他认为, 有才有德的人,遇上好时代就能全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遇上 不好的时代就应该委曲求全,有没有机会是人的命运,何必投水 自杀呢!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每每摘引《离骚》的文句而反用 其义,从岷山投到江中去哀悼屈原,题为《反离骚》。其中有一段 这样写道:“美玉的碎屑 和秋天的菊花啊,吃它是 为了延长生命。本不想死 的人儿啊,来到汨罗而自 杀;留恋这心爱的世界啊, 害怕太阳迫近西山。解开 绑在扶桑树上的马缰啊, 放手让马儿驰骋。即使凤 凰飞腾也赶不上啊,难道 是风神和云神?”

反义 旭日东升

例句

许多腐朽思想,有的已进 了博物馆,有的日薄西山,也 快进博物馆了。


猜你喜欢

  • 田西县

    1935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1952年与西林县合并,改设田林县。旧县名。1936年由西林、凌云、西隆三县析置,因在古田州之西得名。治潞城(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1952年与西林县东部合并,改设田林县,迁治今田林县驻地乐里镇。

  • 孤竹

    读音:gū zhú【源】 系自姜姓。商汤封神农之裔于辽西,古支县竹城,裔孙伯夷、叔齐,辞国饿死于首阳山,子孙以国为氏(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商之诸侯也。夷齐让国,其后遂以国为氏。”孤竹国,地处河北卢龙至辽宁朝阳一带地方。夷齐,即孤竹国君之伯夷、叔齐兄弟,因相互让国而奔周,后因不满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於首阳山。其后有孤竹氏。

  • 白云源

    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芦茨乡境,与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北宋范仲淹有“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诗。

  • 微言大义

    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书而言。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夫积久,能见本体。”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

  • 皇甫璠

    【生卒】:?—577 【介绍】: 北周安定三水人,字景瑜。世为西州大姓,徙居京兆。魏末辟州都督,宇文泰为州牧,补主簿。西魏时,历丞相府行参军,蕃部、兵部、虞部、民部、吏部诸曹郎中。武帝建德中累官随州刺史,为政简惠,百姓安之。卒官。 【皇甫璠作品 ==>】 

  • 赵城

    西周邑。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史记赵世家》:周缪王“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造氏”。春秋时,赵简子居此,亦称赵简子城。隋义宁初置赵城县。 【检索赵城 ==>】 古籍全文检索:赵城     全站站内检索:赵城

  • 南昌仙

    源见“吴市隐”。指汉梅福。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座不语南昌仙。”

  • 郑师孟

    名或作思孟。宋福州宁德人,字齐卿,号存斋。家贫力学,六经注疏,皆手自抄录。受业朱熹之门。有《洪范讲义》。

  • 崔仁师

    【介绍】:唐代散文家。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武德初应制举,授管州录事参军。以荐进右武录事参军,预修梁、魏等史。贞观初,改殿中侍御史。后为度支郎中。十六年(642),迁给事中。后以密奏忤旨,左迁鸿胪少卿,稍进民部侍郎。坐事免官。太宗还至中山,起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二十二年(648),迁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以罪流配龚州。永徽初,起授简州刺史。寻卒,年六十余。神龙初赠同州刺史。仁师

  • 充饥画饼

    源见“画饼充饥”。喻借空想安慰自己。元 宋方壶《醉花阴.走苏卿》套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见“画饼充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词语充饥画饼】  成语:充饥画饼汉语词典:充饥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