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哀鸣。用以形容愁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主谓 形容鸟类叫声的悲切。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 ~猿哀鸣。”△用于心情方面。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哀鸣。用以形容愁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主谓 形容鸟类叫声的悲切。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 ~猿哀鸣。”△用于心情方面。
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唐.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六秩写真.序》:“林山人数年前以绘事谒余于涞水,今年至保州见余,谓余貌犹昔也。余笑而不答。”《文明小史》第十九回:“后来又问到一个浑身穿黑的,魏榜贤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 此是《风雨》诗首章,意思是:风凄凄,雨凄凄,鸡鸣喈喈叫不停。终于见到了君子人,怎能叫人不开心。后用为咏友情思念之典。 唐.杜甫《雨过苏端》诗:“鸡鸣风雨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东汉改属汉阳郡。西晋废。 ②1913年降陇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陇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为凉州治。西晋废。《晋书刘曜载记》:“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清 ⑩愛新覺羅載淳 北京 穆宗 毅 1 同治元年 [太平天國] [洪秀全] 天京 12年 [藍大順李永和] 1 4年 在四川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西汉武帝时筑,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荣河镇北。《汉书宣帝纪》:西汉神爵元年(前61),“幸万岁宫,神爵翔集”。即此。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温纳何剌”、“温纳河剌”。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斡纳阿剌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辽史·营卫志》称: “斡纳阿剌石烈,会同二年(939),命居※乌古。三年,益以海勒水地。”《太宗纪》:是年八月,“诏以于谐里河、胪朐河(一说今克鲁伦河,一说额尔古纳河)之近地,给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何(《食货志》
即济咙(哜咙、济隆)活佛。掌办西藏达赖喇嘛事务的四大呼图克图之一,俗称执政佛、摄政王。因住持拉萨功德林寺,又称功德林活佛。共传十一世。第八世济咙活佛曾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奉旨进京,三十八年封掌印喇嘛。嘉庆九年(1804),达赖八世去世,受命掌办西藏事务。十五年
犹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 见“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易为力乎。”
【生卒】:944——1010 字秉阳,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通判吉州,知汾州,坐事除名。端拱元年(988),拜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旋擢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淳化二年(991),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993),罢知秦州,亲率兵巡视诸砦
【介绍】: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元年(712)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今属河南)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集部书目,书成,任洛阳尉。十七年,曾任朝官,此后行迹莫考。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全唐诗》存诗10首,以《次北固山下》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