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王
《后汉书.夜郎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指古夜郎侯。因为传说生于竹中,以竹为姓,故称。唐 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诗:“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后汉书.夜郎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指古夜郎侯。因为传说生于竹中,以竹为姓,故称。唐 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诗:“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前739 春秋时晋国大夫。晋穆侯夫人姜氏生二子,长名仇,立为太子;少名成师。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穆侯死,穆侯弟殇自立。太子仇出奔。后太子仇袭杀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文侯死,子伯立,是为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号曲沃桓叔。周平王三十二年(前739
福建人。康熙中,耿精忠起兵反清时,其丈夫被杀,请代夫死,不得。葬夫毕,自杀。
即泠君山。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舆地纪胜》卷90韶州:灵君山“在乐昌县东北四十五里。山下有灵君之神,因名。《旧经》云:山顶有池,周围四十步,深五尺, 内有银名九牛根,与半夏同”。《清一统志韶州府》:泠君山“在(乐昌)县东北三十里。下有汤泉”。
【介绍】: 宋嘉兴崇德人,号耕读居士。从学于金履祥、许谦,洞究性理。宋亡,日夜悲泣,为文祭文天祥、陆秀夫,辞极哀惨。隐居石人泾讲学,创白社书院,其学规,凡荐绅仕元者不许听讲。元至大中有司荐之不就,遂遭构毁其书院,乃迁居湖州金盖山,授徒不辍。卒年九十六。私谥
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三十里官岭镇。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常宁县图: 县西北有官厅。
书名。清代自太祖至穆宗十朝皇帝之语录分类汇集。共九百二十二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辑成《太祖圣训》,次年分别纂成《太宗圣训》、《世祖圣训》,其他七朝《圣训》都同该朝《实录》一齐完成。其中太祖朝四卷、太宗朝与世祖朝各六卷、圣祖朝六十卷、世宗朝三十六卷、高宗朝
字晋卿,阆州新政(今四川南部东南)人。初为剑南节度使判官。拜东川节度、遂川刺史,经过二十年的治理,州境安宁。(,参见《新唐书》)【生卒】:?—787即鲜于叔明。唐阆州新政人,字晋。本鲜于氏,世为右族。肃宗时,擢明经,累官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迁京兆尹。历官东川节度使及遂、梓两州刺史。德宗建中初,以破吐蕃功,加检校户部尚书。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深恶道、佛不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竹書 外紀通誌 經世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商 太 戊 59 商 南 庚 17 24 17 商 祖 丁 32 商 祖 辛 12 月曆表(建丑) 329
亦称川边特别行政区。1912年改川滇边务大臣置川边经略使,1914年改为川边特别区域。因在四川省的西边,故名。治所在康定县(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康省。
汉朝皇帝姬妾名号。亦作容华。西汉武帝置,秩视二千石,比大上造。东汉省。女官名,也写作“容华”,汉武帝始置,也是皇帝的妃子。《汉书·外戚传上》:“至武帝制倢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其后,魏沿汉制,西晋为九嫔之一,南朝宋傛华职位降低。后世多沿置,但品秩不一。